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2016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山东女子学院举办论坛研讨“二孩新政” 山科大土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慰问校园环卫工人 推动青岛大学人文社科创新发展 破解“两张皮” 构筑“人才特区” 别把青春献给“校园贷”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改革创新】

破解“两张皮” 构筑“人才特区”

——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职称评审改革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张庆桢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对2016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通过人员进行公示,其中26人晋升教授,44人晋升副教授。该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敢于突破“瓶颈”,打破“常规”,从评审制度、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职称评聘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学院自主评聘副教授,破解人才评价使用“两张皮”

“副教授及以下教师职务的评审权由学院说了算”,是该校此次职称评审改革的一大亮点。自2016年起,学校自主确定任职条件,自主设定评审程序,自主对申报教授人员实行专家评价。同时,为尊重学科差异,考虑专业特点,学校将副教授及以下教师职务的评审权下放到学院;学院在不低于学校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要求,在分配的名额内,自主对申报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人员实行专家评价,择优评定。

正是本着这一思路,该校把副教授及以下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学院。“哪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哪位教师的科研水平高,只有学院最了解。哪个学科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哪个专业需要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也只有学院最了解。将重心下移,将权力下放,不是降低要求,而是在坚持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该校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心下移,大大提升了人才评价的准确性,也激发了学院的积极性。职称评审自主权下放到学院后,各学院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大了。各学院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按照职称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严格程序,经过申报、函评、公示等环节,最终从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教师中优中选优,评定出44名副教授,真正让“想干事、能干成事”的教师脱颖而出。

水平高不高,由同行来评价

该校在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多、岗位类型多、专业技术职务的层次多、申报人员复杂等实际情况后,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任职资格条件,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增加教师海外访学研修经历等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门槛条件,做到优中选优。门槛条件的设定给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氛围。

同行专家鉴定是衡量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论文、论著、科研成果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自2016年开始,该校对申报教授和副教授人员的业绩材料送交至名牌高校,作匿名函评。其中,教授由5位专家鉴定,鉴定结论只有不少于4个“达到”申报职务任职资格要求,才能进入学校学科组评议环节。副教授须不少于两个“达到”和一个“基本达到”,才能进入学科组评议环节。通过函评,将教师的业绩成果放到国内高校的“学术共同体”中进行评价,放在学术同行的视野中进行比较,能够从参评人所在学科专业发展角度进行甄别、评估。该校共送审函评教授50人,按照要求,通过了32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通过函评真正体现了参评人的真才实学。

“特区”政策让“人才特区”活水不断

在高校,受任职年限等资历因素影响,青年教师职称的晋升通道受到一定限制。长此以往,青年教师便会消极懈怠。面对这一问题,该校在以往的职称评审中,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设立晋升绿色通道,实行特殊政策,按照破格、破例申报的原则,打造“人才特区”。实践证明,这些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2016年,该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加大了力度,对有较强学术潜力和标志性成果的优秀青年教师实行特殊申报,打破任职年限和现聘职称的要求,可以直接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打破了“论资排辈”、“熬年头”的职称评聘桎梏,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盘活了人力资源。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李海涛,2015年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来该校工作,2016年以讲师的身份通过学院推荐、专家函评,经学校评审获得教授资格。

2016年度通过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26人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一半以上,35岁以下的有3人,其中任职不满5年或刚满5年的接近40%;通过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44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82%,其中35岁以下的接近40%。

“辅导员评职称单列了!”听到这一消息后,辅导员们奔走相告。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职称评审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以致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及专家化建设面临困境。从2016年起,该校面向在一线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开始探索辅导员研究系列职称评聘,通过评聘的人员在辅导员岗位工作期间享受所聘岗位待遇。这一举措,为辅导员队伍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业务研究指明了方向。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16年起,通过评审取得相应任职资格的人员,可以与以前聘用的人员一起参与岗位竞聘。对竞聘到相应岗位的,该校兑现相关待遇。没有竞聘上相应岗位的,仅有任职资格,且资格的有效期是5年;若5年内没有获聘相应岗位,则需要重新申报、评审。此举措的出台破除了职称评审中“一评定终身”的现象。

目前,山东师范大学正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大力革除人事制度中那些困扰学校发展的“解不开的结”。通过完善机制,破除藩篱,把真正的人才评出来、聘起来,让所有的人才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施展平台和空间,使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都迸发出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