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我省出台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省政府发布“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关爱留守儿童 教育部将对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进行治理 我省新认定一批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和省级十佳幼儿园 我省142门课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我省教师李振华、轩云湘入围“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欢迎点击《山东教育报》电子版 青岛市招考“3+4”农村小学全科师资受热捧 我省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部:入校技术与产品需先经危害性测试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教育部:入校技术与产品需先经危害性测试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725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今后,经过危害性测试和教学适应性评价的技术与产品方可进入学校。

意见强调,采购装备时要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装备产品质量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充分发挥专业检测机构作用,对进入校园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建立装备质量内部通报制度,并及时向生产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情况;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定期开展风险排查,确保安全使用。

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工作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但目前还存在装备标准体系不健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存在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重建设配备轻管理应用,不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用性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意见强调,各地要遵循装备和技术生命周期规律,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运动式”、机械达标性配备。同时,制订装备管理办法,规范装备管理基本流程。建设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以产品信息、采购信息、学校装备管理和使用信息为内容,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