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广大青年要锲而不舍、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就在青年一代身上。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敢于担当,扎实创新,成才报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坚定信念,放眼长远。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创新潜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逐步发展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二、遵规守纪,潜心学习。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只有一次,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励志勤学,德业双修,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勤俭,学会感恩、助人,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通过不断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以致用,躬行践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方面下功夫,文化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无论为学还是创业,最忌讳的都是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深知,成功的背后永远是努力。为此,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弘扬正能量;要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积极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学习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对国计民生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力,为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4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