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职教生源不足,怎么看怎么办 “通知书作废门”招生办须给个说法 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图书馆   山西提出到二○一八年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引入竞争机制解决高校大而不强问题 甘肃:民办院校董事长和校长须分设  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曾因父母错误教育方式受到伤害 上海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

第8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8

引入竞争机制解决高校大而不强问题

□ 管军

91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认为国务院的报告实事求是,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这些年来全面、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存在大而不强、有规模缺内涵等问题,应加快解决。

“应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标准淘汰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院校,使高校在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活力。”董中原委员说。

刘新成委员认为,“双一流”建设要尽量避免贴标签,即由行政部门为某些学校贴一流大学的标签,为某些学科贴上一流学科的标签。因为贴标签往往走向异化。“我们设置标签也好,符号也好,本身应该是促进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一个手段,贴了标签以后,标签本身往往成为追求的目标。”刘新成说。

丛斌委员反映,一些地方高校评估,鼓励学生作假、鼓励教师作假,带来很大危害。“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是对的,关键是怎样采取科学的方法,评估的过程和结果不能与初衷相违背。”丛斌说。

“现在的学生进了大学,好像进入了‘保险箱’,进入了‘休闲池’,进入了‘自由天地’,自我意识、物质意识、现实意识强了,但对国家、民族的当下和未来关心却不多、不够,这是值得深思和忧虑的。”李屹委员说,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首先应该正视和解决好育人育才、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抓住这个中心环节。

“大学教授在外面上课一次上万块钱,他还哪有心上校内的课?不少教师把上课当成副业和负担。”李连宁委员说,高等学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上大课的局面,什么时候完善教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希望了。

唐世礼委员认为,2015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了40%,比2010年增长13.5个百分点,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同时建议进一步做好补短板的工作,解决好中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继续在经费投入、专业布局、硕博学位点设置、基础能力建设、人才评审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继续提高重点本科院校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录取比例,增加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加强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和指导,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办出特色。

(摘自201692《文汇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