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村居家委会方便农忙家长就近开会  春蕾学堂让学生放学后不再“撂荒” 为了“折翼天使”的“军旅梦” 简 讯 让教育信息化惠及每一名师生 邹城市让师德典型家喻户晓 贴近生活 伴随成长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深入挖掘 大力宣传

邹城市让师德典型家喻户晓

本报讯(通讯员 王昌军 徐峰)自18岁就在偏远山区学校任教,关爱留守儿童25载,被评为邹城市师德模范、济宁市杏坛名师、济宁市十佳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因为先进师德典型评选活动的举办,邹城市香城镇中心小学教师王宪芳的感人事迹在全市家喻户晓、传为佳话。

近日,邹城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师德楷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利用学校宣传栏、邹城教育网、邹城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师德典型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崇尚师德、学习楷模的热潮。

师德建设重在引导,空洞的说教既苍白又无力。如何使师德教育生动活泼、润物无声?邹城市教育局副局长盛勇认为,在普通教师身边发现典型,宣传他们的凡人善举,让普通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好,无疑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捷径。

9月份以来,邹城市教育局先后推荐评选了优秀教师500名、优秀班主任100名、师德楷模30名。在这些先进典型中,有用忙碌的身影诠释爱与责任的青年优秀教师,有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创造生命厚度的模范老教师……这些来源于基层而又闪耀师德光辉的优秀典型,都是经过群众评选、推荐出的“乡土草根楷模”,师德有高度、事迹有温度、影响有热度,为全市万名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通过对师德典型事迹的深入挖掘、宣传推广,该市奏响了见贤思齐、深学笃行的主旋律,传递了奉献教育、建功教坛的正能量,激发了全市广大教师从教的光荣感、神圣感、责任感。刚考选入职的香城镇年轻教师刘震说:“每个师德典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