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济南市天桥区:打造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 校园短波 整体联动催发教育活力 共同体内学校的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进行小组合作测量活动 八校合奏互助发展新曲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八校合奏互助发展新曲

——枣庄市薛城区八所小学自愿联合创新发展侧记

□ 本报记者 孙静 通讯员 郭传兵

翻开2016年度枣庄市教育系统的荣誉册,“八校联合体”这几个字特别醒目。以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为核心组建的“八校联合体”,被薛城区总工会授予“薛城区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八校联合体”的组建缘于临城实验小学校长的一个提议。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次,几位农村校长一起开会,临城实验小学校长提议:“何不成立联合互助共同体,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与会校长的赞同与响应,也得到了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与酝酿,2012329,以临城实验小学为核心,周营镇中心小学、沙沟镇中心小学、常庄镇中心小学、南临城小学、张范镇中心小学、邹坞镇中心小学、陶庄镇中心小学为成员的“八校联合体”正式成立。

互帮互助:联合发展原动力

自“八校联合体”成立之日起,互帮互助理念就在联合体内部深深扎根。

20123月,临城实验小学“五实四步”教学模式研讨会召开,成为联合体实施互帮互助的良好开端。当时,区教育局教研室号召全区各学校根据实际提出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鉴于联合体内部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教学模式,临城实验小学首先提出了“五实四步”教学模式的雏形,供联合学校借鉴和研讨。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联合体先后在常庄、周营、张范、陶庄、邹坞、临城开展了8次有针对性的学科教研活动,在临城实验小学开展了3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研讨会,在沙沟中心小学举行了1次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201512月,鉴于临城实验小学“五实四步”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提升问题的研究,陶庄中心校开展了“提高复习效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活动。各校在核心校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自身成功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学科教学、师资等强项,推动联合体整体水平提升。

资源共享:联合发展助推器

“八校联合体”在活动开展前就明确了“互助、共享、共赢”的理念。

“八校联合体”校长论坛为校长交流提供了平台。论坛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在相互交流和借鉴中,各校领导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劣势作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发展策略等进行论证,对学校的理念、组织、管理、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创新点”,形成思路和规划。

联合体充分搭建平台,实现教师之间专业切磋,促使教师互相学习、共享经验。如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和教师论坛,并将优秀的教研成果在校刊上刊登。联合体内部教师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核心学校临城实验小学充分发挥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学科教学质量好等优势,联合张范中心小学和张范辛庄小学两个结对学校,实现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学资料资源共享。联合体开展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活动,并提出诊断性结论,如邹坞中心小学开展的以“创新无止境,实践出真知”为主题的八校联合教研活动等,对联合体内教师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临城实验小学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研究大班额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建模活动进行推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519,“八校联合体”、“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在临城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微山县韩庄镇教研室以及联合体内部的90多名教师参加。该项目的推广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充分认可。

互利共赢:联合发展落脚点

张范中心小学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沙沟中心小学的优化管理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南临城小学的磨课练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八校联合体”成立4年来,成员学校互帮互助,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教科研提升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主创新之花不断开放。

联合体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研究方向更加细致、具体。201611月,“八校联合体”各学科教师代表齐聚常庄中心校,研讨“单元主题教学的推进”。大家畅所欲言,凝聚共识,相互学习。

“八校联合体”是薛城区镇街小学在合作共赢方面的一个创新。联合学校在竞争中合作,通过联合活动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了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机制,成就了校长、教师、学生,也成就了联合体学校自身。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