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母亲的箴言 冬    泥火盆的温暖记忆 翠竹漫谈 擦拭心灵 我和父亲贴春联

第6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6
【生活感悟】

母亲的箴言

□ 寿光市化龙镇丰城初中 信秀梅

家庭总有一个人是一家之主,对家里的大小事情一锤定音。我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父亲轻易不开口,总是母亲在我们耳边叨叨啥事该做,啥事不该做。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她却是一个极其明理、坚强、达观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教我们认真生活、善待他人。我们跟母亲拔过猪草、摘过棉花、劈过烟叶、搂过柴禾、刨过地瓜、拾过地瓜干。劳动使我们得到了锻炼,也让我们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而在跟随母亲劳动的日子里,我记得最清晰的是母亲说过的几句话。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母亲最早跟我们说的一句老话。自弟弟出生后,比弟弟大6岁的我自然成了照顾弟弟的小队长。一次,家门口来了一个卖辣椒的,红彤彤的辣椒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用来炒萝卜条一定很好吃。可是,父母不在家,我又没有钱,怎么办?自作聪明的我便抱着弟弟走近盛辣椒的车子,随手拿了两个辣椒装作哄孩子的样子放到弟弟手中。卖辣椒的叔叔见了笑笑说:“别辣哭了孩子。”说完推着车子向另一条小巷走去。干活回来的母亲听了我的炫耀,沉下脸来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已经是8岁的大姐姐了,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不对,你又给弟弟做了个什么榜样呢?小时爱贪小便宜,长大就会贪得无厌。”说完,母亲交给我一角钱,让我给卖辣椒的叔叔送去。

“一个巴掌拍不响。”弟弟长大后常常带伤回家。每当弟弟向母亲哭诉自己受了欺负时,母亲从不给弟弟争理,而是一脸严肃地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也有不是,咋光说人家的错?”这让想找靠山的弟弟无话可说,逐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那年春天,我去给在田间浇小麦返青水的母亲送饭,为了省腿力走斜道,踩了相邻人家的庄稼,母亲对我进行了严厉警告。母亲认为,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更何况,为了省一点力气走斜道,不仅踩坏了人家的庄稼,还弄得自己两脚泥土、衣服肮脏,实在不值得。所以,宁可绕远路也不能做伤人又害己的事。

“做人要懂感情,讲良心。”母亲兄妹6个,她是中间的一个。母亲常常自豪地说:“我是家里最幸福的一个,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对外婆和舅舅姨妈们,母亲是感恩的。她经常给姥姥买好吃的,支持孩子多的大舅建房子,给二舅做布鞋,帮大姨干农活,给三姨买头巾,帮助三舅顺利成家。对自家的邻居,母亲更是倾心相助。她和父亲悉心照顾爷爷的叔兄弟十多年,直到老人含笑离世;对患有精神病的邻居奶奶,她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有空就去帮她收拾屋子,做饭给她吃。甚至邻村要饭的来了,母亲也热情招呼。母亲说,她有一次抱我去外婆家时,要饭的曾顺路帮她挎过包袱,人家来了,不能让人家空着手走,做人要讲良心,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迈百家门,手心向上要着吃。

“山窝窝里照样能飞出金凤凰。”这是我中考失利母亲鼓励我说的一句话。我没能考进重点高中,只得万分不情愿地读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破旧的房子和偏僻的位置让我一直心有不甘,解不开那个心结。而母亲说,学校位置和教室的好坏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只要自己努力,照样可以取得优秀成绩,考上好大学。

“平整路要走,坷垃泥窝也要蹚过去。”1994年秋天,原本健壮的父亲突然病倒了,当时妹妹们还没有结婚,弟弟年仅17岁。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所有的重担便一下子压到母亲肩膀上,她心里的苦可想而知,但母亲自始至终没掉一滴泪。望着泪流满面的我们,母亲平静地说:“人生几十年,谁能没个三病六灾的,就像走路一样,平整路要走,坷垃泥窝也要蹚过去。”那神情,似乎在告诉我们母亲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母亲的话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在后来二十多年的岁月里,母亲硬是用自己的肩膀做支点,让父亲重新站了起来,并能愉快地在阳光里漫步,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同学当医生的母亲曾称赞说:“你妈妈是一级护理!”

现在想来,没有读过书的母亲真的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我不知道她的这些话是外婆教给她面对困苦生活的法宝,抑或是她从生活中悟出的真理。但是,我知道,母亲的这些话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我们的心灵,深入了我们的骨髓,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清澈、内心更加坚韧。我坚信,这是母亲的持家箴言。我也会把这些箴言传给我的女儿,让这份最好的“家产”代代相传。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