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大学使命 “爱心公益捐赠,我们在行动” 山东理工大学: “创业项目打磨会”让创业者少走弯路 鲁东大学:以服务地方文化需求引领学术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家校联手”拓宽就业路 科技创新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高教时评】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大学使命

□ 于洪良

在去年129日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典型发言中提出:“我们常常会引用各类数据来说明学校的发展状况,大学排名更是把学校状况变成一个数字。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数据,不记得大学的真正使命了。我们一直在问自己:中国的高等教育真的像这些数字显示的那么好吗?公众和学生对高等教育是否真的满意?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此言既出,应者众矣。校长直言,引人深思。

大学,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之花”,诞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博洛尼亚。美国的《生活》杂志曾经把“大学”视为一千年来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延续整个世界文明的场所,也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智者”。1991年,先后担任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和加州大学校长的克拉克·克尔教授进行过一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在1520年前创办的组织,现在仍用同样名字、以同样方式做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团体。

有学者称,早期西方的大学是宗教大学,培养学生是其基本使命。例如,有“欧洲大学之母”美誉的巴黎大学,其办学模式是先组织教师,再招收学生,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英国教育家纽曼的核心思想是:大学的使命是培养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尔说:“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使命。假如大学不能承载这一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

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再到文化的传承创新,随着大学的功能不断延展、丰富,大学的使命越来越重大。正如在哈佛大学担任了20年校长的科南特明确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

大学之道在于“立人”。任何一个不抱偏见、不怀成见、不乏远见的有识之士都会认同这样一个道理: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评判高等教育能否满足需要的终极指标,抑或说,乃是大学根本使命之所在。

然而,不无遗憾的一个现实却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由于社会对大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学日益堕入迷茫的境地。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一个最直接、最让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领导者欲罢不能的现实是:大学之手把“数据”攥得越来越紧,以致把使命落在身后了……

数据越来越重要,使命越来越模糊。

谁都无法不直面下面的现实情况:

其一,最近,不断曝光的学生“被就业”问题使得就业率俨然成为一个数字游戏。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利益,破坏了学校形象,而且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导致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产生误判。

其二,在高校乃至学术界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改善之前,许多学者成了“填表教授”。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面对的是没完没了的申请和检查。这一顽症至今未得消解。如果任由一群教授忙于填表、比拼业绩,那么大学跟营利性公司有何区别?我们到底拿什么才能拯救“填表教授”呢?这直接关乎高校学术水平能否取得质的提升。须知,执着于量化的科研指标和过于繁杂的数字标准,除了容易滋生弄虚作假的腐败行为,更会导致架空高校“教书育人”的本质。

其三,当下对大学排名机制的指标拆解和对策解读形成了热点和高潮,论文数量剧增,议题迭出,频率颇高。那些自以为跳一跳就有希望够到“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标杆的大学,无不对照榜单积极筹措,十分投入,奔走呼号。更有甚者,个别高校全然不顾某些榜单的排序几乎将“暗箱”抖落到明面的事实,边批评边迎合。某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排名拙劣炮制的榜单,竟然能让许多正规大学乱了方寸!排行榜轻而易举地绑架了大学,甚至有些大学被排行榜弄丢了魂。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不争的事实。

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曾说,如今大学排行榜种类很多,标准各异。排行榜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标准。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一定跟着排行榜走。他特别告诫道:“阻碍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忘了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的成长’。”

难怪林建华校长在发言中强调:“我建议,我们的大学,特别是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摈弃这种‘数据思维’;也希望,政府部门不要再创造和发明更多数据指标了。实际上,当我们心系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关注教育和学术本身时,好的数据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的确,大学就是大学,是独立于世的精神高地,是指明航向的灯塔。应该像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级名校那样,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不赶时髦,不好大喜功,不趋炎附势,不丧失风骨,高雅而平和,谨慎而从容,决策必然深思熟虑,行动必然审慎稳健。总之,大学要有一个大学的样子,切勿本末倒置。

在任何时候,大学的最根本的使命都是培育学生,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使命为要,数据在次。如果冷落了使命,即使数据再华丽,也终究如肥皂泡。信夫!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