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教辅出版同质化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探究 让音符跳动进心灵 廓清思想迷雾重构高效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的“三主六步”策略 巧变语言 优化课堂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工作札记】

廓清思想迷雾重构高效课堂

□ 山东省实验小学 郑国栋 孙文静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界对高效课堂的呼唤与追求从未停止。各地各学校不断地革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近些年来,课堂的变革与创新花样层出,名目繁多。说到底,这些努力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追求一种高效课堂——那是教师向往、泽被学生的理想教育生态。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这些定义也不过是对于达成的最终理想化状态的描述。目标就在那里,如何抵达?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有时,我们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于是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各方面素质过硬的教师;有时,我们又将希望寄托在教育技术的革新上,于是忙于考察、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有时,我们依赖于各种教辅资源,于是又疲于遴选和编辑;更多的时候,我们还迷信于各种名校以及其宣传的各种模式,照搬模仿,认为取得了高效课堂的真经。这明显就是对高效课堂概念的曲解和狭隘化。

正如《重构高效课堂》一书的作者陈立所说:“高效课堂,从来不是某所名校的高效课堂,也从来不是某个人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走到今天是基于大批学校的实践,基于群体的思考和总结。这一批人基于对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思考,基于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思考,他们选择用自己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人文风范去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要理解高效课堂,就必须理解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而非仅仅是某种课堂操作模式。陈立在《重构高效课堂》中指出:“任何形式和技术都不过是服务于课堂通向高效的工具和手段。比如曾让我们一度趋之若鹜的导学案、微课程、教育技术。而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学情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助推’下的课堂。”这种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教育参与者为本。具体来说,它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因此,它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方式都是围绕着这两类人生命的高效开展。

笔者在观摩山东省实验小学李磊老师的数学研讨课时,便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李老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再组织。建立数学学习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便于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又能补充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这种单一形式的很好补充,是变大课堂为“小学堂”的很好的方法。长此坚持下去,会使学生的学习乐趣有更大的提高,成绩自然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目前,教育界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再认知已深入人心,重构高效课堂之路也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重构高效课堂,首先要廓清思想迷雾。总之,面对同样的知识,教师用不同的方式教给学生,效果截然不同。只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在课堂上不断调控自己,不偏离这个方向,课堂效率就会有更大的提高。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