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红楼梦》的诗意叙事 海南五指山风光 “作乐”教育有待加强 老舍笑谈文风 让现代大学制度植根本土资源 古人如何奖励“见义勇为” 芳香产品威胁健康 互联网引发全面深刻产业变革

第7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7

让现代大学制度植根本土资源

□ 吴志攀

怎样让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创新人才、孕育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气的机构,而不是一个官僚机构或者公司?建立和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能够明确界定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保证大学实现良好治理的制度体系。

为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应该特别注意中国大学制度的本土资源。

比如,直到目前,中国的大学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性质,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仅要管理教学事务,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服务,还常常要负责教师的住房、医疗和养老,甚至还可能需要安排教师家属的工作,为教师子女提供优质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等。这些在西方的大学里是无法想象的。

这种单位制度,看起来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大学提供了过多的福利,没有引入市场模式,效率并不高。但对于中国的大学而言,这些制度是非常合理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与西方的大学相比,中国大学所拥有的资源还很少,大学的薪酬水平还很低,我们还很差钱。要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留住和吸引宝贵的人才,我们就必须继续提供全面的福利。

对于中国大学来说,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一个渐进的、改良的过程,制度的形成需要长期的付出,需要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要在中国大学自己的土壤里自然生长出来,要与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以及变迁中的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这样的制度才会真“管用”,讲自己的话、讲实在的话,能解决中国大学实际面临的真问题。

(摘自2017年3月27日《北京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