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丝路”赞歌(朗诵诗) 文人多爱莲 像蝉儿一样活着 蝉 骗母亲 怀 念 小 人 书 不要让“理由”成为羁绊

第4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4
【史海钩沉】

文人多爱莲

□ 艾里香

酷夏赏莲花,可谓一大快事。莲花又称荷、芙蓉,象征着吉祥、美好、高贵、圣洁,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爱莲者自古多矣。

在文人眼里,莲花盛放,那一姿一容,无异于美丽的女子,所以采莲民歌里多见“恋歌”。《采莲童曲》中有一句“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歌采莲”。可以想象当这位诗人站在一群年轻人中间,一呼百应、一唱百和,心中的喜悦该是何等丰盛!

到了唐代,上至宫廷文人,下至伶人歌者,无不颂咏莲花。最知名的莲花粉丝可谓唐太宗了。唐太宗贵为一国之君,文笔书画样样皆通。他在御花园里看见莲花粉红透白,开得一片大好,欣然咏诗一首:“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豪放有力的句子,表达了唐太宗的雅兴。

此后诗人多爱莲。边塞诗人王昌龄心中有莲,曾写下《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杨万里爱荷出了名,赞美荷花的诗歌至少写了十几首,其中流传于世的莫过于那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被人们誉为“诗海珍珠”。

李白也爱莲,且不说“青莲居士”中有此一字,他还曾以莲花表达爱情,在《折荷有赠》一诗中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歌咏莲花最出名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文人多情,常以莲花自喻。白居易有诗:“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李商隐也有诗:“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盘叶做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更耐人寻味的是温庭筠的:“三秋庭绿尽迎霜,唯有荷花守红死。”这是温公不想迎合官场风气而去赢取高位,借至死犹红的荷花表达自己的高尚气节。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清香缕缕、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赞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乾隆皇帝酷爱咏诗作赋,当年他常带着一堆官员微服私访,几下江南。南方温柔婉转的荷塘,吸引了这位皇帝的目光。偶有一次,他见一荷塘有花含苞待放,灵感顿生,出一上联:“池中荷花攥红莲,打谁?”贴身文人纪晓岚随口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形象逼真,甚为风趣。

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也爱莲。他在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里,把荷花比作“碧天中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清新柔美的意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神思飞越。

台湾著名文人余光中曾写过一篇《莲恋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余光中用心灵感知到了莲的灵魂。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