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个性 幼儿习惯养成及生长发育特点 关于校园教育“软暴力”的几点思考 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专家视角】

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个性

——学习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政会议讲话体会之九

□ 田建国

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素养完善,鼓励引导学生成才。所谓个性,简单说就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我国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保护个性,彰显其本色,发展其优势潜能,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一位杰出的大学生曾经问自己,什么是大学?他的答案是大学就是发现自己,发现一个最棒的自己。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与生俱来的天赋,发现每名学生的长处,并且最大限度地发展这个长处,根据天赋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激发的是自信;专门注视学生短处,激发的是自卑。对学校来讲,最好的教育不是技巧和知识,而是让学生活出自己,活出精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特质,都有价值。

近年来,美国著名的盖洛普公司曾对世界30年最优秀人士搞了一个系统研究,发现最优秀人士获取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职业上善于发现天赋。该公司提交了一个研究报告,有4个观点非常好:第一,每个人都有天赋,只不过摆错了位置或者没有努力发掘出来。第二,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持久而独特的。第三,只要找到自我天赋,并把它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出来,你我都是快乐天才。第四,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陈景润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到中学教书,不善言辞,不善表达,是一个不合格的中学教师。表达是他的弱项,不是他的智能强项。后来调到中科院数学所,他把智能强项思辨发挥到最大值,终于成为杰出的数学家。

天赋对成就一个人的事业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长期从事自己十分喜欢又极具天赋的领域,干事创业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借天赋做事,一定会顺天从人、得心应手、如帆得风、如鱼得水。

不管干哪一行,你必须看看是不是干这行的“料”。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强调的就是天赋。过去京剧收徒弟极为看重天赋,“祖师爷不要你”,就是对那些没有京剧天赋、苦练不成的人讲的。

过去我们总认为每个人最终成功主要在于刻苦努力。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迪生还有一句更体现他本意的话我们忽略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更重要。”爱迪生的话,如果只记住前半句,在自己没感觉、不擅长的领域拼搏,最终将一事无成。有没有前半句,意义大不一样,事实上,被去掉的不仅是半句话,更是人的创造力。一个五短身材的女孩,哪怕再吃一百倍的苦,也练不成杨丽萍跳孔雀舞的水平。百米跨栏冠军刘翔对跨栏天赋极高,每天训练时间并不多,凭灵性训练。

许多人才的成长证明,真正能够发挥天赋的领域并不一定是他所学专业。哥白尼是业余天文学家,但他从来不是专职的天文学家。爱因斯坦完成相对论的时候,从事的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职务,和当时物理学界并无联系。由此可见,伟大新发现首要的是靠天赋而不是知识,靠智慧而不是技巧,靠悟性而不是逻辑。

据说大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老师出了道算术题,让学生从1加到100,当同学们都在紧张依次相加时,高斯早早地小声报告出了5050的答案。高斯从未学过“等差数列”求和的运算公式,只是凭着自己超常的数学天赋。环顾四周,放眼古今,确实有些人生来就对某个方面独具天分,哪怕知道得不多,却极具灵气,一点就通,一通皆通,触类旁通。

总结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时候,世界一些资深心理学家这样讲,20世纪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天赋潜能。

把握人的发展规律与发挥人的天赋是确立成才的首要问题。重视天赋、发展个性,关键在于尊重人才培养价值链,推进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开放包容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精确导向。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激励学生自己成才,引导学生自由成长,促进学生自主成才、发展成才、多样成才、全面成才。

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特长存在差异,每名学生的天赋、能力、品质是不一样的。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个性,就是要为每名具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的优质教育平台,让每名学生都能释放和张扬个性,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人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发展经历和成长体验。

(作者系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