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主动学习:生命成长的通行证 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能引得“凤凰”来的办学才是成功的 不要让银行卡玷污学校的形象 “日理万机”的暑假有多少现实的无奈 严阵以待 给教育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别只在意收获    给学生插上艺术的翅膀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且行且思】

给教育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 于晓斌

什么是思考?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成功的潜质》一书中有这样的话:“杰文斯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叫起来;瓦特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这句形象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叫思考,也告诉我们平凡人和伟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善于思考。这照应了巴尔扎克所说的话:“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力量无边的人。”这也就让我们不难理解:同样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别人看不出什么,而牛顿看了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是炉子上的水壶开了,别人看不出什么,而瓦特见了之后就发明了蒸汽机。

由此可见,思想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但是,思想何来?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刻思考,那么其经验是肤浅的。我国古代先哲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孟子的“思则得也”、文学家韩愈的“行成于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并且在学习中善于思考,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果不思考、不反思,我们看到的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积累,根本体会不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飞跃。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才能不断地产生新思想,才能指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山重水复”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的天地。

一位从教不久的教师向罗素请教:“德国的小学教科书上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德国人的力量;而英国的小学教科书上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英国人的力量。学生到底相信哪一种说法呢?”罗素说:“我主张把这两种教科书放在一块儿让学生来读。”那位教师就更加疑惑了,又问:“您这样做到底想让孩子相信什么呢?”罗素答道:“你教的学生不信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当初读罗素的这句话时,笔者有些疑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教的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有了独到的见解,不再轻易相信什么了,我们的教育岂不就成功了吗?

有人说:“艺术家若没有思想,其作品就像一堆烂草;作家若没有思想,其文章就像抽干了水分的枯萎的花瓣。”同样,对教师而言,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第一素养。教育专家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说:“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程红兵的话更是振聋发聩:“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思想的缺席就是灵魂的缺席。”

因此,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能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本领,能给学生带来思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