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59.8%的大学生有明确目标规划
曾有人说,大学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对新生而言,大学生活充满机遇和挑战,既能尽情追求自己的梦想,也需要解决出现的难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9名在校大学生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奇、期待和兴奋是受访大学生初入校园的主要感受。45.7%的受访大学生觉得从中学过渡到大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受访者中,大一新生占59.9%,其他年级占40.1%。
新奇、期待和兴奋是受访大学生初入校园时的主要感受
调查中,新奇(58.3%)、期待(52.6%)和兴奋(38.8%)是受访者初入大学最多的三种感受。其他感受依次是:迷茫(36.4%)、想家(33.4%)、孤独(20.2%)、忐忑(19.0%)、压力(11.1%)、失落(10.0%)和平静(8.6%)。
大家对大学生活抱有怎样的期待?数据表明,47.7%的受访大学生期待结交几个知心好友,46.1%的受访大学生期待找到感兴趣的事并努力去做,42.2%的受访大学生愿意多做兼职和实习。其他还有:认真听课、考高分(37.1%),泡在图书馆里读书(30.5%),坚持运动、锻炼身体(26.7%),参加学生组织或社团(23.7%),考取各类资格证书(22.6%),谈一场恋爱(21.4%),利用假期到各地旅行(20.0%),认真开展一项社会调查(18.5%),在实验室开展感兴趣的科研项目(18.2%)和参与各类校园比赛(12.0%)等。
59.8%的受访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对大学生活,59.8%的受访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18.7%的受访大学生没有。
丁宁(化名)目前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辅导员,今年7月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任职。“本科4年,硕士3年,我走过很多弯路,对于怎样更高效地过好大学生活也有了一些想法。希望能把这些经验告诉我的学生,让他们的大学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
对从中学过渡到大学遇到的困难,45.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43.4%的受访大学生对学业甚至人生发展感到迷茫,42.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困难来自新环境带来的文化冲击。其他困难还有:与同学朋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35.5%),学习的自主性不强(28.0%),不知道如何利用学校资源(26.9%),人际交往困难、找不到真心朋友(17.6%),课程难度大、学起来吃力(17.0%),参加过多课外活动、无法合理分配时间(17.0%),朋友之间的物质攀比(16.9%),想念父母和家人、不适应独立生活的节奏(15.4%)以及因家庭出身而产生的自卑(9.4%)等。
丁宁认为,新生初入大学时产生的迷茫,主要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在大学,有大量的自由时间需要自己安排支配,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很容易迷茫。”
对于在大学“迷茫”的原因,53.5%的受访大学生觉得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缺少想法;42.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39.0%的受访大学生担心自己在竞争中被淘汰;3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诱惑太多、选择太多,因此不知所措;33.1%的受访大学生感觉身边的同学都比自己优秀;21.7%的受访大学生觉得是因为交不到知心朋友;21.6%的受访大学生坦言想做的事太多,时间不够用;7.1%的受访大学生归结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59.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新生应增强自制能力
本次调查中,59.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新生最应该增强自制能力。其他依次有:统筹规划时间(50.9%)、自学能力(50.3%)、独立思考(44.3%)、理财及合理消费(41.0%)、待人接物(31.9%)和抗压、抗打击能力(28.0%)等。
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顺利过渡?58.2%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大学开展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56.3%的受访大学生建议新生遇到问题后主动向辅导员或老师求助。其他的建议还有:新生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54.9%);安排专人关注新生思想动态,帮助新生顺利过渡(44.4%)和学长学姐多开展经验分享等活动(23.5%)。
(摘自2017年9月14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