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由评选市教学成果奖引发的多元思考 通用技术课堂精选教学案例刍议 让德育之花在校园里绽放 耕耘教坛四十载 不忘初心育人才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课程探讨】

通用技术课堂精选教学案例刍议

□ 荣成市第一中学 许岩

教学案例服务于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在头脑中主动建构与之相关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案例背后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处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案例的使用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没有具体分析不同学生的情况,就任选教学案例

大家都知道,通用技术教师跨班级甚至跨年级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教师认为,备一次课就可以一劳永逸。但是,学生的家庭背景、班级建设指导方向、学习氛围不同,各班的学生在课上、课下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因此,一系列显性、隐性的变化都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用不同的教学案例。

二、放弃教材中一些有深刻用意的案例

部分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中的案例过于陈旧,高中学生完全可以信手拈来。殊不知,“道理来自于浅显”。例如,笔者在听评《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一课时,就发现授课教师抛弃了教材上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案例,详细举出了其他一些案例。从字面上来看,教材上的案例很容易,但学生只是浅层次地了解案例,并没有理解其深刻内涵——“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从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案例是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分析技术问题的。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用造纸和印刷来说明技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更具有价值。所以,教师对教材中案例的理解不能浅尝辄止,不仅应该指导学生看懂字面意思,而且应该让学生理解、领悟其中蕴涵的原理、思想。

三、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过多

通用技术课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课堂中的案例不在于广度,而在于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案例的表面信息,主动挖掘隐含在其中的原理,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成长。

关于案例选用的建议有如下几点:

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恩格斯曾说过,如果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的源泉”。例如,在讲授《走进技术世界》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穿插了都江堰分水引水、防洪排沙的视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播放了关于都江堰的视频短片,在感官上给了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深刻地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又如,在讲《步入设计殿堂》一课时,我介绍了发明家发明“色障者交通信号灯”的经过。在阐述发明家如何设计这种灯之前,我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设计。学生积极动手,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还收获了学习的信心,学会了发现问题,开阔了思维空间。

二、要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案例

充满生活情趣的案例会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有利于课堂授课的进行。例如,在讲授《控制与设计》一课时,我引入学生公寓楼道的声控灯这个案例,说道:“如果白天有声音,灯就会亮,以致浪费电。我们可以运用物理学科的知识将装置加以改进。”光电效应、光敏电阻、传感器等物理知识给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结果很丰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我告诉学生“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万升的水”,学生听了都很惊讶。接着,我顺势引导:“电池的危害远不止污染水这么简单,它的危害很大。请同学们把这个问题当作研究性学习项目,并开展深层次的研究。”由于学生对电池污染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三、要突出案例使用的主体地位

如果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他们就会围绕学习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学生不是一个个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渴望被点燃的火炬。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精选的恰当的教学案例,就是点燃火炬的火种。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