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光
很少有人愿意与孤独相伴。当孤独来袭时,人好像无助地陷入了无边的黑洞,孤寂难耐,无法呼吸,即使在白天也会有身处黑夜的感觉。其实,孤独与独处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若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孤独,孤独则反转为独处,会让你领略到另一番动人心弦的风景。
古人排遣孤独,长于独处,给后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诗人王维隐居辋川时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以清新平淡的笔调,写下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佳句。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轼,在仕途上被边缘化。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纷纷疏而远之。他备感世态炎凉,却没有消沉,以一种随缘放旷的乐观精神和任性逍遥、心闲意适的生活态度,在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研制出令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写下了《赤壁赋》等千古名作,为自己寻找到苦难孤寂之时的精神家园。国外经典名著中对于主人公如何与孤独相处的情节描写也是屡见不鲜,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劳伦斯所写《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男主角麦勒斯。作为猎场看守,他将独处看成是自己最大的自由,每天独自巡视山林,远离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流露出本真、宁静、温暖的气质特征,吸引了拉格比庄园贵妇人康妮与之相爱,共同上演了一场挣脱门第、世俗羁绊的爱情故事。
随着社会变迁,现代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独处时光。对此,我们应化被动为主动,冲破孤独的重重迷雾,好好谋划,充实专属自己的时间。对于失意者来说,在寂寞的岁月里,正好可以痛定思痛,重新振作,调整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最终化茧成蝶。对于年长者,韶华逝去,青春不再,独处的光阴会像潮水一般涌来,此时不可嗟叹无措,而要充分利用自己主宰时间的优势,培养兴趣爱好,融入社会,在天地间绽放绚烂多彩的一抹晚霞。
于我而言,独处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我常常拿出茶具,泡一壶醇香的红茶,自斟自饮,并随手翻看一些曾因繁忙劳顿而被时间遗忘的书籍;或者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冥想,享用午后透过窗帘的一缕阳光,任由思绪引领我进行一次奇妙诡谲的神游;灵感来时,则马上打开电脑,随性写作。
若有空闲,不妨让我们试着做一个善于独处却不再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