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方制怒颐天年
□ 傅秀宏
说起“气儿”来,中老年人深有感触,那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知啥时、啥地儿就生起了。中医上讲,气生怒,怒而精神失调,消耗真气,惹病短寿。现代心理医学说,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稳健平衡状态,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
人在情绪极度不平时,持续性的紧张、愤怒,比如大吵大闹,只会增加焦虑和火气。曾有医生对正在暴怒者的心脏进行测试,发现这时心跳急剧加快,甚至变得极不规律。心脏不好的人,在暴怒间骤然心跳停止者并不少见。《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统率几十万大军,为何能被诸葛亮气死呢?原来,周瑜刚愎自用、心胸狭小,自作主张“讨荆州”遭惨败,遂于大怒之下,吐血而亡。
写《南行记》的作家艾芜,活到88岁。他年近八旬的时候,虽身体有病,但依然乐观,没有一点“老之将至”的感觉。他的座右铭是:“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有人会说,平时想开些,不钻牛犄角,相对容易;可碰见大事,有时气儿就上来了,没了理智。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在心里暗示自己:“我要静,要静,要静……不能怒……”还有一种方法:知道自己生气了,就要有意识地把眼睛微闭,把意念引向脚底涌泉穴,把头部的气往下引。
怒,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因此,中老年人要想“尽享天年”,就必须学会制怒、消气儿。从内心去宽恕别人,方能使自己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渐渐把握和驾驭自己。
平静是一种态度,平静是一种选择。有怒气时,一要思“发怒有无道理”,二要思“发怒后有何不良后果”,三要思“能否幽默处理”,四要思“抑怒后如何用运动来宣泄”。这样,可使自己心境坦然。
录入: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