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读图时代”的校园文化现象漫谈 “以文化人”关键在“化” 融入绿色元素 助力学生成长 团队评价: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临沂市朴园小学 朱孔芝 郭超泽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或“脑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最初由英国的东尼·博赞提出。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这样描述:“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

一、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比对文字的理解快,也更容易,将文字和图形进行合理搭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图、分析图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天生对图片要比对文字感兴趣。从儿童读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往往更喜欢读带有大量图片的书,对于没有图片、整页都是文字的书籍往往不感兴趣(即使书籍本身是非常优秀的),因此,内容的呈现形式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思维导图采用图示的形式,有中心图、分支、不同的颜色、简要的中心词等,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比文字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题目往往有比较固定的答案,比如一道应用题,从列式到答案,固定答案居多,但是思维导图却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画出来的肯定不一样。有的学生思维发散广,分支就多些,内容会更详细;有的学生想到的少,分支就相应少一些。让学生画完之后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另一方面能间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如何应用思维导图

(一)用于概念知识教学

据不完全统计,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 500 多个。这些概念构成了以后掌握整个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这些概念掌握得越好,以后的数学学习就越顺利。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往往忽视基本概念的掌握,对基本概念不能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深刻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数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概念的地位以及相关性,以便学生发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作为创造思维的工具,用于解决问题的教学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思考,会在头脑中随时迸发出新想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思路,能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层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为知识整合的工具,用于整理和复习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整理和复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很多知识表面上看毫不相干,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容量大、时间紧、密度高的特点。数学知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单元中往往包含许多小的知识点,而这些小的知识点又是在不同的课时中学习的。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册教材时,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综合、整理,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在小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笔记,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大大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