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构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机制 打造平安校园 绷紧校园安全弦 筑牢校园安全墙 济宁市兖州区开展学校安全督查活动 乐陵市严把“五关”确保冬季校园安全 及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龙口市三管齐下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打造平安校园

——邹平县全面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

□ 本报记者 布汝奎

邹平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有效避免了各类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严密构建校园安全“防火墙”

该县教育局完善局领导包片、机关工作人员包校“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实行校长包全校、科室包级部、班主任包班级的安全工作全员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安全。加强保安业务培训,保安员持证率达100%,提升了保安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学校校园警务室、安保器械“八件套”和“一键式”报警器以及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校园智能访客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严格实行外来人员出入身份证实名登记,落实“一问、二查、三登记、四报告、五放行”的准入工作流程,严把校园安全第一道关,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控制;认真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在县电视台开设“邹平教育”专栏,集中播放学生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展师生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消防安全疏散演练460多次,参与师生累计40多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落实交通安全“防护网”

该县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乘车惠民工程,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惠及3万余名乘车学生。经过多年努力,摆脱了接送车辆乱象丛生、无序管理的状况,形成了公司化运营、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管的新格局,219辆校车全部配备了逃生锤、急救箱、灭火器和安全带等器材设备。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实行校车“七定”管理,即定人(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定责(确定有关岗位管理和工作人员责任)、定车(固定车辆)、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真正实现了校车安全管理无缝隙。定期联合安监、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驾驶员安全培训,举办监督检查学生接送车辆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学生接送全程监管,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实现校园食堂“提档升级”

各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放心食堂”,实行统一责任主体、统一校园配送、统一阳光经营、统一监管检查、统一台账的“五统一”管理,营造了学校食堂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满意可评的放心饮食环境,切实保障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食堂57处、公办幼儿园食堂51处,其中省级清洁厨房12处、“食安山东示范学校”6处,32处学校(幼儿园)食堂创建为全县中小学“放心食堂”。学校食堂实行阳光操作,做到政策透明、责任透明、财务透明、监督透明、过程透明,确保食堂运行过程全公开。自2014年下半年,全县所有学校食堂大宗物品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后,在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该县切实提高学生伙食质量,2017年清理校外经营商铺30余家,清理无照经营户18户,提升了学生的饮食质量,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周边环境。

构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

为了构建平安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该县深化“1+N”平安校园共建模式,“1”,即强化学校(幼儿园)和校长(园长)管理的主体责任;“N”,即形成政府履职、社会各界参与的合力,构建起以校园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履职、社会各界尽责的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机制,实现由简单的抓校园安全到全社会共创“平安校园”的格局。通过“1+N”创建活动,全县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共建平安校园平台,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被动去”为“主动来”、变“来检查”为“去履职”、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变“各自为战”为“齐心协力”。全县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各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履职尽责,建立了无缝隙的校园安全网络。2017年,全县共有21所学校成为国家级“零犯罪学校”,63所学校成为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