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立足地方,德州学院加快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高校辅导员要牢记初心和使命  山东农大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私人订制” 新时代年终评定的新期待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立足地方,德州学院加快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 本报记者 孙荣光 张兴华 通讯员 崔茜

2017年,一项世界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德州学院诞生。该校许士才博士、王吉华教授和周耀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该团队推动可靠石墨烯传感技术迈出了关键一步,所研制的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生物传感器的代表之一。”

好消息不仅让全校师生欢欣鼓舞,德州市市长陈飞更称之为“振奋人心”。因为石墨烯材料是德州市“10+6”主导产业布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此项重大科研成果将通过创新驱动吸引和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德州落户。

近年来,德州学院围绕“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办学思路,以高质量的学科专业做支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水平,走出了一条从普通本科院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校地相长,服务德州

德州学院是德州市唯一的公办、省市共建本科院校,其办校理念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早在2007年底,德州学院就启动了“服务德州行动计划”。10年来,除了为当地提供人才支持,学校还与德州本地企业联合创新课题项目200余项,为当地企业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

该校党委书记刘文烈说:“走出‘象牙塔’,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象牙塔’。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大学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根本路径。”

从学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该校把办学定位归纳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校”,即扎根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德州及周边区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应用型人才输出基地、科技与智力服务支撑基地和文化传承创新承载基地。

2016年12月,《德州学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出台。德州市委办公室、德州市政府办公室向全市转发了《计划》,建立了“德州市人民政府与德州学院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首批服务地方项目110项。这标志着学校服务地方工作进入新阶段。《计划》的出台成为德州市委、市政府助推德州学院转型的重要节点,也是德州学院加快融入地方办学的里程碑。

目前,学校已经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的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在全面合作、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信息咨询、合作育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了意向。一系列政策倾斜,为学校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保障《计划》的实施,德州学院专门设立了服务地方办公室,成立了服务地方全面协调领导小组,实行校领导分工对接县(市、区)制度,各院(部)、科研机构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服务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围绕服务项目,组建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的专业团队。同时,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等系列研究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基地,开通服务地方科学发展网站,密切校地关系。

该校还调整完善了内部激励机制,把教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标准,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特别奖励,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准。落实服务德州工作责任制,把服务德州工作作为学校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刘文烈看来,服务地方是大学的重要职责,更是地方高校在改革转型中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既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为创建“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强力支持。

做实“应用型”,办出“高水平”

2016年,从苏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闫文宁谢绝了“长三角”地区一些大型企业的高薪招聘和其他高校的邀请,来到德州学院,成为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新兵”。他看重的就是该校“应用型”的招牌。

“德州学院有其特有的区域优势。”闫文宁说,“德州是新能源应用的主要聚集地。学校提供的多项横向项目课题都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科研和当地产业承接度高,能让我学以致用。”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德州学院院长冯健说道:“应用型高校,就是要瞄准德州市‘10+6’现代产业体系,培养有用的人才,做有用的研究。”

为了对接德州市区域产业,该校首先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拓展。据德州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永平介绍,该校以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需要的专业结构布局。

2016年,学校出台专业划分方案,停招了4个专业。同时,建设了信息技术、能源机械、纺织服装等10个专业集群。其中,物联网专业群、服装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培育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群、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自筹项目。

“专业集群的设立有效发挥了实践教学优势和师资队伍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冯健谈道。

为了让“应用型”更接地气,学校围绕德州市“10+6”主导产业布局,选择与优势学科相关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对接,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目前,学校已成立了生物物理应用技术联合体等5个理事会,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基地等社会服务平台28个。

学校、企业通过理事会成为“一家人”,企业技术人员被邀请来校讲课,学校教师被派往企业一线搞研发。这种模式促进了教师队伍在应用型方面不断转型。在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实现“六共同”: 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共同研发技术项目。

不久前,由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课题经费32万元,委托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研制开发的“修井作业智能机器人”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将对油井修复的节约、增效提供极大支持。另外,该校生物研究所的“黄伞”培育及食药研发、纺织服装学院的太阳能服装研发设计等一批优势科研成果正在进行转化对接。

应用型教师培养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德州学院还以实施“天衢英才”工程为抓手,聘请高层次人才来校交流、工作,提高服务团队水平;采取设置关键技术岗位等灵活方式,积极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1年到2016年,学校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80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5项、省部级课题199项,30%以上的课题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为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90余项,节约资金880余万元;先后有75项专利及应用技术成果推向社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据有关机构调查,德州学院91.95%的毕业生在山东就业,其中83.7%的在德州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多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德州创建‘协同发展示范区’的进程。”谈起学校的人才培养,校长冯健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德州学院给出的答案是“培养有用的人”,即面向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此为目标,学校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探索出“三三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多年来,学校建成13个专业大实践平台项目、151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市并向周边地区延伸的实习实训网络。先后与德百集团、德州扒鸡集团、德州移动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采用“学习、实践、再学习”双向参与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纺织服装学院始建于1999年,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德州学院的老牌重点学科。该学院于2013年12月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设立“鲁泰奖学金”,共同开办“鲁泰班”,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如今,纺织服装学院被鲁泰集团当作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鲁泰班”奖学金也从最初的每年2万元增至如今的每年10万元。而早年进入企业的百余名毕业生已经成为“顶梁柱”。

如“鲁泰班”一样,学校大力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皇明集团、鲁泰纺织集团、普利森集团、中国光伏集团、景津集团成立了企业冠名班,与企业共同制定、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除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德州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相联。

德州被称为“太阳城”。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皇明集团等诸多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并派专人指导学生以“清洁能源”为主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该院2008级学生辛晓设计的“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从全国182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第一名。2012级学生赵林率领的团队研发的“太阳能三轮电动车”已经实现了量产,还成立了聚光太阳能有限公司。

在2017年的毕业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班因“拿奖拿得手软”而受到关注。全班只有29人,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近百项。班长崔大召一人手握8项国家专利,在校期间还注册了“德州智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于这些喜人的成绩,学生们均称受益于学校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作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德州学院致力于建设区域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六维”管理育人模式,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打造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近三年来,该校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6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27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2项;荣获大学生科技文化国际赛事奖励47项,全国赛事奖励1427项。

“以服务求支持,以协同促发展。只有把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刘文烈如是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