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临沂市开展“提升幼儿前阅读能力”研究 “有氧”复习“自己做” 校长要有互联网思维  和而不同 为而有格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课题研究】

和而不同 为而有格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特色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校长 郭辉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学校。多年来,学校以“和为”教育为引领,以“和而不同 ,为而有格”为校训,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按照“自我发展,和为共进”的思路,逐步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办学目标的实现,通过专家引领、团队攻关、人人实践、自我改进的工作策略,积极行动,深入研究,整体建构起了“和为”课程体系,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一、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是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搞好启蒙教育十分重要。为此,教育要做到保护儿童的天性,并从儿童的立场观照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彰显自身价值。

当前,教育存在班级发展同质化、课程设置单一化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多元潜能的激发。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需要,积极开发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养成善于表达、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主张为童心立言,激发儿童兴趣,启迪儿童智慧,塑造儿童良好个性,使儿童和谐发展、个性发展。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确定了以建构“和谐、共生、共进”为核心的“和为”教育理念。

(二)对“和为”教育的界定

我们把“和为”教育界定为“和而不同,为而有格”。

“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认为“道”蕴含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论语•学而》也有“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记载,把“和”作为处世、行礼的最高境界。“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构成的一种完美关系;第三,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原有的个性。

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性。“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都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具有不同的特点。学校应该呵护每个孩子的天性,让其个性张扬,释放潜能,包容不同的发展特色,让他们在最美好的童年留下丰富、温暖、多彩的成长足迹。

“和而不同”是指在张扬孩子个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最好的自己,同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共同推动个体和学校的发展。

“为”的思想也源远流长,《尔雅》有云:“造作,为也。”《管子》中提出:“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老子的《道德经》也指出:“无为无不为。”“为”是行动,强调行动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展,兴趣更加浓厚,知识更加丰厚,人人争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为”也强调行动的结果,要求行动有一定的价值,为了实现这种价值,要遵循一定的秩序,要有大的格局。“格”是“为”的前提,“为”是“格”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

“格”是标准、规则、规范。所有的“为”都是在遵守学校规则、纪律的前提下达到的。《礼记•缁衣》有云: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学生从小养成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会享用终生。

“格”是品格、格调、格局。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会有多大。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把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从小培育少年儿童的民族精神,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的国际视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视野能够决定他的事业和成就,更能决定他人生的高度。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角,给学生的未来生活带来更好的变化。

“和而不同,为而有格”是洪家楼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旨在希望儿童在小学阶段学会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学会尊重、包容、协作,与他人、自然、社会、世界和谐共生,同时还要保持个性,并且有所作为。建校60多年来,学校以“和为”精神引领发展,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和而不同,为而有格”的现代小学生为目标,积极倡导师生和谐共生、共进,逐渐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二、整体建构“和为”教育的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和为”教育理念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基础和保障。为此,2015年12月,学校启动了“三修四立”课程改革,开发了54门校本课程,创建了61个学生社团。各学科将进一步开发系列特色课程,通过必修、自修、选修三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和为”教育办学理念的实施,凸显学校的育人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和为”课程体系。

(一)建构学校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体系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是学校“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完全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凸显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体现办学理念的“和而不同”。

我们把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全部关联统整,涉及8大类:品德习惯类、语文天地类、数学生活类、英语交流类、科学探索类、信息世界类、体育健康类、艺术审美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审美情趣。这些课程除了语、数、英都不再需要教科书;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以及地方课程分别整体化、选择化、网络化、课外化;综合实践活动自由化。“三修”指的是自修定制、必修定制、选修定制。自修课程无固定课时,学生可以在家完成,如海量阅读、趣味实验、游学课程、节日课程等。这些课程不是无组织无目的的学习,学校会提供平台让学生们总结、交流、展示,如班级读书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一个城市”、“我的小发明”等。必修课程一是早上的20分钟晨诵,中午15分钟午写,按照读好书、写好字的基本要求去做。二是周一到周五上午的固定时间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须储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对部分学科进行整合:语文(字艺、诵读、话剧社、游戏、阅读)、数学、英语(英语课本剧、口语交际)、品德(道德讲坛、法制天地)、信息世界(信息技术、小机器人、网络世界)、体育(乒乓球、篮球、足球)。选修课程关注每名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利用周五下午时间统一安排,包括品德习惯类课程、艺术素养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等8大类54门课程。

(二)建构“和为共行”的德育课程体系

“和为共行”德育课程体系,重在以“行”(为)达和,而“为”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认识自己、了解校园、探知社会、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坚持个人见解不盲从,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由“格”(规范、自律)到“为”,又由“为”到“格”(局面、视野),体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进而打造求真、向善、尚美的和为少年。

1.树立“全员育人”的“和为”德育理念

学校秉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采取文化育人、学科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制度育人的多角度、全方位、多形式渗透的育人策略,整体构建以“和为”的校园文化为熏陶,以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和而不同的多彩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学校育人新格局。

2.优化“和为”德育课程的资源配置

针对小学阶段设置的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德育课程各自为政、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小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规律,整合德育课程,优化“和为”德育课程资源配置,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德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切实促进小学生成长。

3.创新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

基于“和而不同,为而有格”的“和为”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在分析学生现有道德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校以“和为”教育为中心,秉承推陈出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以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反思为特点的“四自”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体系。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定期到山东大学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为学生的研学旅行创造机会和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会活动,有效利用“雏鹰争章”、“和为少年”、“争当小达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自治的意识与能力。

4.充分发挥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把握主渠道,坚守主阵地,坚持课堂教学实施德育。采取德育课程教学和学科课程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学校要求各科教师琢磨课堂教材教学之“智”与所要渗透之“德”之间的关系,以各学科的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依托,探寻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点和切入口,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5.优化家校合作的育人机制

针对家校合作中合作意识淡薄、育人理念偏差、沟通渠道不畅等导致家校合作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学校构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建设,拓展了家校合作的渠道,丰富了家校合作内容,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制定家校合作一体化的整体规划,探索家校合作运行机制;引导家庭、学校树立正确的合作观,促进教师提升家校合作的专业素养,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从而提升家校合作质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