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艺苑 初中书法课堂教法探索 作品选登 春跃  东风第一枝  美术治疗和美术教育对儿童艺术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8版:艺苑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艺苑
08
【书法教学】

初中书法课堂教法探索

□ 龙口市芦头镇芦头中学 丛金堂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关注,各地中小学纷纷开设了书法课,书法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我们也能看到,在书法教育的热潮背后,书法教学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可以说很多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仍在摸索中。经过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探索,笔者积累总结了些许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在此归纳为“观、摹、查、悟、临”5个环节,内容简述如下:

观,即仔细观察、认真读帖。这一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教师导读、学生分组读或学生自己读的形式进行。笔者将其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握字的外部形态,在充分了解字整体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字有准确的整体印象。其次是尽可能用具体形象作引导。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往往是形象思维重于抽象思维,在进行书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线条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以我们眼可见、手可摸的事物为引导,可大大加快学生在写字过程中认识字外形的进程。在这一阶段,学生经常从多种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陈述,在说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中的认识目标。再次,在观察分析字的过程中,将观察对象细化。如将合体字细化为独体字、细化为部首偏旁、细化为基本笔画,关注细节,从细节处找出技法的要求,对技法的使用进行观察、判断与细读。

摹,即用薄纸或绢蒙在字帖原作上进行描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之前的观察、读帖,参照字帖原作进行摹写,体会字帖范字的形态、笔画状态、线条特性、章法构成等,熟悉并形成范字用笔的初步记忆。对初中生而言,初步摹写阶段应注意求质不求量,同时注意形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总有部分学生贪图数量,想一步到位掌握所摹写的字帖,但往往忽视了书写质量,结果欲速则不达。而过多无精确度的书写又背离了摹写应遵循字帖原貌的主旨,无异于做了无用功,也无异于错误书写的不断重复。所以,教师应根据每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为其选择适量的字帖范字进行细致到位的高质量摹写,指导其用心记忆体会,而非机械地“用手”不断进行数量上的重复。

查,即自我检查,发现自身作品存在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写的字与字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处,学会分析为何相同、为啥不同,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阶段是“观”与“摹”的升华。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客观地观察范字和自写字的特点,培养学生在宽度、长度、攲侧、对称、比例、方圆、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完成自查比较。查可以是“纵向自查比较”,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经常做阶段性比较,尤其是间隔时间较长的作业,前后对比更为明显。查也可以是“横向自查比较”,即学生与学生间作品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本身便是书写者对字的意会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此环节的关键。

悟,即用自己的话把书写要领归结要点,说给自己听、说给同学听,这样学生会记得更牢固。这里所强调的悟是引导学生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总结书写要领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书写要领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将要点说给同位听、自我静思体悟字的要点、将总结分享给小组成员、将要点记于笔记中、将要点编成口诀等。目的是促使学生“眼高”、提高其审美境界,因为只有“眼高”方能“手高”。课堂中,教师贵在协助引导,最后协助学生总结出较为科学的要领,要求学生熟记,以便学生在遇到同类型的字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临,即观察好范字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巧临写字帖。“临”是“摹”的进一步,如果说“摹”像孩子扶着东西学走路,那“临”就是不扶东西学走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临的能力关键在于眼到、手到、心到。眼到是指能看出习作和字帖间的相同与差别,达到取长补短、不断进步的目的。手到是指看到范字的形态,能通过手的书写表现出来,手的书写技法是要精确到位、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范字的精神。心到,一指心静,心平气和才能专心致志,才能发现、分析问题。二指心细,仔细观察字帖,体会范字的结构特征、用笔表现、用墨方式、经营方位等具体表现。三指心宽,是对心细的补充。若一味强调心细,往往会使学生谨小慎微、关注细枝末节、不顾整体。要学会从宏观上去欣赏品鉴字帖,方能从整体上领会字帖的内涵精神。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优秀艺术门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学好书法对提高书写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具有积极意义。而书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书法能力与审美素养的主要途径,面对不同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又可谓“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探究性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发展为基线的原则,从而灵活多样地去探究教学、开展活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