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传统家访如何注入新时代内涵 家访让我体会到育人的幸福 敲开的不仅是一扇门 图片新闻 新时代中小学家访的坚守与转型 家访,朝向诗意的远方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新时代中小学家访的坚守与转型

□ 泰安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特级教师 强光峰

近日,读了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坚守底线》一书。作者认为,人应该把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要正直,不可骗人;要勤奋,不可懒惰;要谦虚,不可傲慢;要勇敢,不可卑怯。这些都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规范要求。

教育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家访来讲,是了解学生、熟知学生校外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家访既要坚守,更要转型。

所谓坚守,就是要把家访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做到小手拉大手,以家访促家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教育的生动局面。正如东平实验中学李元兰老师那样,利用假期、周末走访了45个家庭,撰写家访日记上万字。透过她的家访日记,我们清晰地看到她在走进学生家庭的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她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感悟到教育的爱与责任,潜移默化地使家长提升了教育素养,掌握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这也告诉我们,让家长成为教育同盟军,家访是一条必须坚守的路径。教师只要坚持家访,走进学生家里,坐下来与学生家长进行心灵沟通,做到为了学生的成长无话不谈,既解决现实困难,又增进彼此信任,把好事办实、办好,破解“5+2=0”教育难题,才能为家校共同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注入源头活水。

然而,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 和家长沟通的方法要多样、形式要灵活。学生成长在细微处、家访工作在细节中。家访工作要转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日常教学中的周反馈、阶段学情反馈、电话、面谈、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时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先表扬再指出问题。二是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时,要减少分配性指令,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三是增加个别化的语言沟通,避免过多的群发短信;发给家长的短信要多斟酌,不出现错别字,没有歧义或误解,多读几遍后再发出。四是非紧急事情,不在清晨和晚间休息时段(晚间9点以后)给家长发短信;非紧急事情,不让家长在上班期间给孩子送书、本子等学习用品。五是从家校沟通中获取的家长、学生信息,要为家长和学生保守秘密,保护学生的隐私;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时,要热情、亲切、专注、平等。六是放学后留学生补课或参加各项训练,需先征得家长同意; 向家长告知孩子的一些学习或行为问题时,要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七是如果学生未按时到校,应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学生因病未能上学应及时慰问。八是班级交接完毕,不要再和原班级家长“经常联系”、“干涉原班级事务”,要充分信任新班级教师。

坚守和转型都是为了把家访工作做好,做出实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子女是家长的天职,家访绝不能代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访的初心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 家访,需要走在坚守与转型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