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传统家访如何注入新时代内涵 家访让我体会到育人的幸福 敲开的不仅是一扇门 图片新闻 新时代中小学家访的坚守与转型 家访,朝向诗意的远方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家访,朝向诗意的远方

□ 本报记者 朱年强

戴荔,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20年。在20年的教育工作中,每教一个班她都会把全班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200余人次家访、6000元资助困难学生、231万字的读书笔记、2300张师生照片、400篇博客,这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就是她的工作,编织了她快乐的追梦生活,载着怀揣梦想的她朝向诗意的远方。近日,记者对戴荔进行了专访。

记者:戴老师,您好。您从事班主任工作那么多年,并形成了自己的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的家访,许多学生在您家访后有了很大转变,请您谈谈您对家访的认识好吗?

戴荔:我坚持一个观点:人与人沟通还是要有点“人味儿”,不然,沟通效果会大打折扣。家访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沟通,无疑是最有温度的。家访的目的就是用这种“温度”消弭家校的隔阂,解开彼此心中的“结”,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大家只有心相通,才能共同朝着教育目标努力。

今年,我们整个级部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一起去家访,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小李老师说:“早课上,他让我欣喜不已——举手回答我提出的口算问题,而且回答得又响亮又熟练。这是我教他以来他第一次举手啊。谁说家访没有用?师生的和谐关系需要一点一点建立。”

“每次家访的收获都不同,有意外,也有惊喜。如果不家访,学生怎么会这么喜欢我呢?我还有什么合适的渠道去了解学生呢?家访虽难,却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难。如果家访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的改变,哪怕一丁点改变,我觉得苦点累点也值得。”小孔老师说。

记者:家访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通过电话、微信、信息等都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出了问题,交给家长就可以了,您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亲自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沟通交流呢?

戴荔:不管网络时代与家长沟通如何方便,家访对教育的影响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尽管这是非常累人的一项工作,但是,当我走进学生家里的时候,当我身处学生家庭环境的时候,当家长和学生坐在我对面的时候,我感到,这时候哪怕我什么话都不说,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已经是教育的开始了。

我举一个例子吧:小贵是问题较多的学生,他父母对我家访的支支吾吾的态度让我质疑家访:家长真的都欢迎我们去吗?真的非得家访吗?

最终,我还是预约周末去他家里看一看。来到小贵的家,看到他们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我,我还是被感动了。聊了一会儿后我才知道,小贵的父母属于内向性格。而小贵在家的腼腆跟在学校的飞扬跋扈简直判若两人:等我进门跟我打完招呼后便搬了小板凳安安静静地坐在妈妈身旁。这个顽皮的孩子竟然还有这么细腻的举动。从他妈妈口中,我了解到不一样的小贵,我们共同查找小贵身上的问题,并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记者:您对家访倾注了心血和热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您是如何在传统家访中注入新时代元素的?

戴荔:我把家访当作一门教育课程。家访时需要备好课,最起码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恰当的期望值。家访前先弄清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本次家访的期望值多大?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些都要想好。我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博客、微信尽可能搜集更多信息,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家访。

第二,要把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综合。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这些信息不方便公开,我就为班级每名学生量身定做一个文件夹,将这些信息存在里面,以便家访时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第三,提前预约。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约定家访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我通常会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与家长预约,为节省时间,尽可能选择同一天在同一个小区家访。网络时代联系方式的多样化让家访更便捷了。

第四,时间的选择与控制。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工作,一般以15分钟到30分钟为宜。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名学生都能打开心扉、每名学生都能受到关注;为每名学生寻找发展的支点,拓展成长的空间。所以,我坚信,家访给了我们因材施教的充足养料。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