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在生命成长中享受教育的幸福 发挥初中地理学科优势  做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梦想”教育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工作札记】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梦想”教育

□ 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 杜玉珍

新的学年,我执教七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懒散、被动、应付。回想几年前,我所教的那批初一学生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学习用功,和我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如今面对这些“萎靡不振”的学生,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振作起来,让他们寻找到前进的动力。

我想,励志文章或许会有效果吧。于是我找来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跟学生一起诵读学习,让他们知道贝多芬是如何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并创作出《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音乐杰作的。接下来,我让学生们谈了自己的梦想,告诉他们有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知名企业家张亚勤在谈到他的成功时说,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想象力,要敢于做梦。晚上做梦,白天也要做梦”。我教育学生从成功企业家的经历中,感受梦想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我告诉学生,我曾经看过杨澜的一次访谈录,访谈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谈的最后,主持人让他说说对中国人民的寄语。他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对其中的一个词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他提到的“dream”,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我又让学生阅读了《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文中的田晓菲13岁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提前实现了她上北京大学的梦想。正如她自己在文中所写的,进入北大,实现了她的梦想,但是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朝着又高又远的梦想不断努力。她后来到英国留学,现在在美国的哈佛大学任教,实现了“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是梦想牵引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如此灿烂与辉煌。

对初一学生来说,上大学是一个美丽而朦胧的梦,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做梦。当然,这个梦想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只有有梦想,才会有信心、有方向、有目标。在问学生“你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时,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大学是清华大学。”还有的学生说:“长大后,我要到德国去上大学,并且寻找贝多芬的足迹。”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从平时的上课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好像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们。看来,我的“梦想”教育有成效了,我窃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