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师应常教常新 “首先自己得有那个念头” 画外音 文具店变“手机网吧”令人忧 “硬课”需要“软招” 以晋升职称为目标的论文为什么会盛行 汉字的灵性和温度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教师应常教常新

□ 本期主笔:陈培瑞

笔者参加了济南市某小学教学年会,多位教师常教常新的故事令我耳目一新。其中,一位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畅谈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她不追风逐热,不盲从教参等现成资料,而是根据学情和语文教学的新走向独立备课,积累了20多万字的教学笔记及学生参考资料,自行排版、画插图,并且打印成册。

笔者对这位教师的特立独行感到惊讶,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做?”她回答了下面的三点理由。

一是为了追寻语文教学的本源。多年来,语文教学受各种复杂背景的影响,弱化了听、说、读、写的本体功能,强化了无法承载的政治功能,弄得教师进退维谷、无所适从。比如,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张晓风写的优美散文《行道树》,是作者有感于城市喧嚣、马路扬尘、空气污浊,而抒发的一种对城市回归宁静和清新的向往、期盼。语文教师应当循着作者的情思和灵动,引导学生从文质兼美中体味作者跃动的思维、独特的想象和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但是,许多教师生硬挖掘行道树的“忍辱负重品格”和“奉献精神”。于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被挖掘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课后,听课者随机问几个学生:“你们有何收获?”他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要学习行道树的奉献精神。”这种答案,即使学生不学这篇课文也能回答出来。这显然不是语文教学想要的结果。我讲该文时,摒弃“挖掘”,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作者的匠心独运,并写了2000多字的教学笔记。

二是追求语文教学中的“个性解放”。长期以来,各位“大仙”纷纷为语文教学指引“天路”,弄得教师们无所适从。更有各位“施主”向教师“施舍”五花八门的教学参考书。许多教师“无病求医”,患上了“教参依赖症”,查资料、写教案、上课都离不开教参。如果手上没有教参,他们就感到很失落,就不会备课。可是,许多教参的编写意图不符合课改理念,与教材编写不同步,甚至有许多“硬伤”。这些教师盲从教参,把备课变成了“教参搬家”,在职业生涯中迷失了自己。可是,我不想接受“恩赐”,也不想迷失自己,只想追梦,做一个“小小的我”。

三是“跟着学情走”。一届学生,一茬学情;一个学生,一种学情。教师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情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比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和四年级下册分别节选了吴然的《珍珠泉》和老舍的《趵突泉》,写的都是泉城市民身边的风景,学生比较熟悉。如果教师按照学生不熟悉的《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的老套路去讲,就是无的放矢。为了摸清学情,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老舍比较熟悉,对吴然不熟悉;对趵突泉有过实地观察,对珍珠泉了解得较少。我根据调查所得确定了教学策略:在上《珍珠泉》一课前,带学生去珍珠泉进行现场观察;对《趵突泉》一课,则运用影像资料实施教学。这样做,避免了“写景教学”的千篇一律,体现了学生的认知现状和特点。

这位教师的特立独行令我感动和回味。她追寻语文教学的本源,彰显她的探求精神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深刻理解。这样做对她的“教学行走”具有导向作用。她追求教学中的“个性解放”,表现出她的不甘平庸、不甘做“公共教师”、敢于张扬个性、追求个人教学风格的自强自立精神;她根据学情调整教案,彰显了她可贵的学生观。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教师必须把握得十分准确。只有如此,教学才有针对性。

由此,我想到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案到底”,甚至不备课就上讲台。很多教师在教第一轮的时候下功夫备课,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教学研究;从第二轮开始便重复使用老教案,十几年、几十年教学轮回,“一案到底”,甚至自我标榜“我从来不备课”。

鄙人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深知“一案到底”无非是对文本的熟悉和一以贯之的知识点教学。如此执教,充其量是走“知识中心”的教学路子,与教学的与时俱进原则背道而驰。教改形势不断变化,课程改革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回归本源?许多拓荒者上下求索,尚感“路遥遥,行路难”,那些从来不备课的人难道是先知先觉,能破解这个难题?

“一案到底”甚至“从来不备课”的教师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只能说明他们形成了思维定式和职业依赖性,甚至亵渎自己的职业,误人子弟。对于这样的教师,有关部门应当追责。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