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深化美育的时代意义 回归教育初心  从严格论文要求开始 人教社发布第三代数字教材 淄博职业学院校园美景 湖北:中高考考生身份证丢失 24小时内签发 上海:民办中小学报名“降温”家长选择更趋理性 日本2025年高考将新增“信息科目” 87%受访家长认为取消高考特长生加分能减少伪特长 福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今年起同步招生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调研快览】

87%受访家长认为取消高考特长生加分能减少伪特长

□ 杜园春 张若白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一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特长生今后如何发展成为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2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1.8%的受访家长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特长,47.3%的受访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某方向的特长生。87.0%的受访家长认为取消特长生高考加分能减少“伪特长”,促进教育回归本位,80.8%的受访家长认为《通知》能让家长和学生培养特长的心态回归理性。

72.2%受访家长表示取消加分会影响培养特长的心态

河南家长林柯(化名)的孩子在上初中,他对记者说,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在体育方面也有天赋,足球踢得特别好。林柯曾考虑让孩子学体育方面的特长以获得加分。新政策出来后,林柯坚定了让孩子专心学习拼成绩的想法,打算以后让孩子少踢球。

辽宁省某高中教师李敏(化名)向记者介绍,辽宁省已经取消了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现在特长生不靠高考加分升学,直接参加特招、单招,类似于自主招生。”李敏说,以往特长生加分政策存在时,普通学生为加分评特长生,作弊造假的情况很多,而且特长生和其他学生在招生体系方面也分得不太清楚。

调查中,61.8%的受访家长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特长,47.3%的受访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某方向的特长生。72.2%的受访家长表示此次《通知》会影响自己培养孩子特长的心态。交互分析发现,一线城市受访家长受《通知》影响的比例最高(76.4%)。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张正源(化名)当年是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渠道考进大学的。“我们高中学校有球队,高一、高二跟球队训练,参加比赛,取得成绩,高三参加大学办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核通过后能给予降分录取。”他回忆说,以往没取消特长生加分政策时,有人“蹭”球队的成绩:“其他人辛辛苦苦训练,这种人平时不怎么训练,只要跟着上场了就算个人成绩,评二级运动员。”

林柯表示,以往的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初衷是好的,有利于高校选出有特长的学生,但也有学生和家长为了上好一点的学校,花钱买资格、加分,影响公平竞争。

调查显示,由于以往特长加分的存在,63.1%的受访家长坦言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大量特长培训,疲惫不堪,54.0%的受访家长发现很多特长生偏科严重,只重特长不注重文化课水平,53.1%的受访家长指出特长生加分渠道被利用,扰乱招生秩序,34.2%的受访家长认为特长生成为“特殊”的存在,干扰学生之间公平竞争的心态。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表示,以往加分政策的一个积极意义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个体有侧重地发挥,有利于发展个性,但在对接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加分是统一加分,面向所有学校,而高考差1分,总排名就差很多,其实对其他人是不太公平的。而且特长生加分后是和全部学校对应,未必对口,具有局限性。”

57.0%受访家长希望招生高校严格审查特长生材料

调查显示,87.0%的受访家长认为取消特长生高考加分能减少“伪特长”,促进教育回归本位,80.8%的受访家长认为《通知》能让家长和学生培养特长心态回归理性,其他影响还包括:改变特长教育变成应试教育的现状(55.9%),杜绝暗箱操作、促进公平(55.1%),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2.0%),减小城乡教育差距(38.1%),减轻学生校外学习负担(32.9%),特长生的升学优势降低(22.9%),特长生的数量将大大减少(15.8%)。

陆根书认为,取消特长生高考加分后,原来的“伪特长生”积极性明显降低,留下来的就是真正有特长、有兴趣的,后者和学校间的匹配也更精准,对特长生的筛选和挖掘更有利。“而且以前有的家长为了加分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取消特长生高考加分还有减负的作用。”

关于特长生的培养和升学,调查中,57.0%的受访家长希望招生高校严格审查材料,严惩造假行为,49.9%的受访家长希望杜绝特长生升学选拔的暗箱操作,49.0%的受访家长建议完善特长生升学机制,其他建议还有:科学引导有特长的孩子发展(40.9%),对有特长的学生制订科学评价标准(29.5%),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22.3%)等。

(摘自2018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