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大学人才培养须走出自己的路 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的第一要务  泰山学院校园风光  专家:孩子三岁前别急着入托 天津市和平区将体测成绩纳入民办初中招生条件 南开大学:商户进校园学生说了算 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出现新式学校 低龄游学须防“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观点透视】

大学人才培养须走出自己的路

□ 邬大光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多元化的需求,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一直试图突破苏联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后来的院校合并,解决了单科性大学以及中央部委举办行业大学的弊端;高校招生就业体制改革推动了高校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高校内部进行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外部条件。与之相伴随的改革还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主辅修制、拔尖计划甚至设立本科生院等。但客观地讲,尽管高校在外部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上,高校推进的许多改革都是在原有体系上修修补补,没有跳出原有的“苏联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撼动原有的教学体系。

以学分制为例,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但时至今日,学分制仅仅是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触及其本质,即学习自由:包括选课自由、选专业自由以及选择学习进程自由。根据我们课题组对全国718所高校的不完全统计,各高校学生转专业人数占在校生人数平均不到2%,占招生数的比例也只有7.4%。根据对全国820所高校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的统计,两者分别平均达到了97.75%和96.90%。与美国高校相比,排在前50名的高校(national university)六年毕业率平均只有89.7%,而排在51至100名的高校(national university)六年毕业率平均只有56.2%。当然,如此之低的毕业率对我们这样一个教育大国不一定合适,但是,如此之高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也不是学分制要达到的目标,只能说明我们的学分制还只是“皮毛”,并没有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核心内涵。又如,多年来一直倡导宽口径、厚基础,但实际上,高校学科专业的壁垒依然存在,专业设置越来越细,课程开设越来越专,课程结构越来越僵化。究其原因,乃是在计划思维下,学科专业体系已经变成一种行政体系、一种资源配置体系、一种学术组织体系。这些例子说明,尽管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环境在变化,高等教育招生体制在变化、就业体制在变化、宏观行政体制在变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在变化,但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尤其是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却相对滞后,或者说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之所以未能发生变化,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外,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惯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百年史,我国大学在办学上既受欧美大学的影响,也受苏联体系的影响。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就出现了大量两者混用的现象,例如,重修制度是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补考是学年制的另一特征,但在我国,在一所大学里会出现既有重修又有补考的并存现象。孰知,北美的教育模式与苏联的教育模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这一现象说明,传统习惯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常常制约或束缚着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由于我们的教师都是在苏联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我们也自然地传承这一模式,以至于忘了自己被禁锢在这种模式中而形成历史惯性。这种历史惯性包括:课堂教学惯性、专业教育惯性和学科教育惯性。这种惯性已经被模式化和固化,且进入了集体无意识状态。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进入大学起,就被绑在某门课程上、被绑在某个专业上、被绑在某个学科上。当一个大学教师被紧紧地绑在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门学科上时,这个学校的水平、这个学科的水平、这个专业的水平,包括这个教师的水平,就很不容易得到促进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走出大学人才培养的历史惯性,就是要跳出“苏联模式”,走出我们自己的、适应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教育强国的大势所趋。

当然,辩证地讲,苏联模式给我国大学教育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例如教研室制度、实习制度等。所以,跳出这一模式并不意味着抛弃一些优良传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更希望在改革进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这些历史惯性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负面影响。

追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必须了解到,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的中国高等教育,过去也一直倡导“中体西用”,希望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虽然在国家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大学更多采用了一边倒的全盘接收,但在国力强盛、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今天,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走出自己的道路。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流大学对世界的高等教育影响不仅仅在科研方面,更能体现引领世界潮流的,往往是教育思想的引领和与之相应的教育制度创新。其中典型的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书院制,哈佛大学的选课制,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比之下,我国自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科学研究得到了空前重视,且收到了显著效果。但人才培养似乎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仅从当前国内一流大学招聘人才的要求来看,几乎都聚焦在具有留学背景的海归身上。尽管人们也在反思一味追求洋标准的负面影响,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流大学对自身人才培养的不满意,或者说不够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是全球化的大潮,伴随着中国将成为世界强国的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大学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适合自己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其中最为迫切、列在首位的是大学须走出人才培养的历史惯性。这一历史任务不仅需要大学意识到自身的软肋和不足,还需要整个高等教育战线的自我觉醒,培养引领世界的人才必须跳出原有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这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总之一句话:大学必须守住人才培养这个根。

(摘自2018年6月19日《光明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