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莱芜市深入开展“践行师德规范,争做师德楷模”主题教育活动 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创新刍议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 图片新闻 换位思考也是爱 从观察入手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教学创新】

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创新刍议

□ 菏泽市牡丹区长城学校 张景霞

历史教师虽然传授的是过去的史实,但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紧跟新时代,努力把握新的教学需求,去探索、去创新。一定要通过具体的教材和社会现实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对历史课教学原则的创新、对教学理念的创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对当下的师生关系也要进行探索和创新。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的多层次性和多方联系性构成了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历史知识点在中外之间有所关联,在各时代发展中也有所关联。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涉及的语文、政治、文化、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穿插讲解。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历史,而且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是当下教师通过自我任教学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对学科教学原则不断进行探索,开展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多维度、大视野层面出发,才能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历史知识打下雄厚的基础,从而提升每名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现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历史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在当前新的教学背景下,必须把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抛开,让“自由、和谐、民主、协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就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今天的历史课教学,与过去那种只在课堂说教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渐行渐远。当下已进入信息社会,我们的教学理念注定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好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做到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

受条件限制,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局限性很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本无法进行扩张和发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微机、多媒体、声控技术等在教学中相继应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性问题,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和讲解,可以把历史事件中的图片和影像等资料直观且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和掌握知识。当然,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比如,教师精心设计,采用立体的画面、影像资料,将教材中的内容和引申出来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探索和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建立和谐、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引导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也会起关键作用。新时代、新课改,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就要有大爱之心,要有仁爱之心,从既教书又育人入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比如说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绝不要限制和拒绝学生在课下提问,应努力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真正形成诲人不倦、乐学善思的教风学风。当然,为鼓励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针对某个历史事件,有目的地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性探索和思考。遵循着问题,教师要融入学生中一起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共同参与者。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最敬重的师者;课下,教师是学生最可亲的朋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