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日照职院:学生在电商专业教学平台上“实战” 职 教 之 声 图片新闻 职业教育不能舍本逐末 青岛交通学校:企业岗位需求数与学生数之比达六比一 关键能力是职业生涯的立身之本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与 中 职 学 生 聊 专 业】

关键能力是职业生涯的立身之本

□ 刘景忠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无论哪个专业,除了专业技能以外,都包含一些关键能力。而我认为,不同专业的关键能力是相通相融的。我对几个国家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果:

德国把关键能力概括为5个方面: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用学习与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对外界压力的忍受能力。

澳大利亚认为关键能力分为7个方面: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计划组织活动;与他人共同工作、小组工作;使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用现代技术。

美国则认为关键能力必须具备以下3方面的技能:基本技能,包括读、写、算、说、听;思考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想象、推理、如何学习;个人品质,包括责任心、自尊、交际能力、自我管理和诚实。

这几个国家的关键能力尽管不完全一样,但如果我们归纳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方法能力,一类是社会能力。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不同专业之间关键能力是相通相融的”这句话。我之所以强调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人能否适应岗位变化的关键,不在于专业能力,而在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我认为,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了一个专业的关键能力,一旦需要转岗,在学习其他专业的关键能力时就会触类旁通。

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的归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的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

空谈关键能力,没有任何意义。关键能力蕴藏在吃苦耐劳、追求优秀的平凡工作中。我的看法是:

1.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岗位上做到最好。俗话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也有人说:“把最平凡的工作重复地做、认真地做,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我注意到,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起点是比较低的。比如,在超市里,学会计的没能进入收银岗位,学营销的没能进入业务员岗位,大部分做了营业员、后台操作工甚至保洁员、搬运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是不是几年中职白上了呢?我的回答是:“不,绝不是这样的!”在我的小女儿所在的国际公关公司里,所有的“海归”都要从实习生开始干起。我还注意到,无论从事设计工作的,还是做财会工作的,毫无例外地都要从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开始。如果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产供销渠道,这些工作都做不好。当然,也有不少职校生一毕业就走上了这些岗位。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学生都是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被企业看中并留下的。从长远来看,他们先不上这些心仪的岗位未必是一件坏事。学生先做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营业员、清洁工、搬运工,对企业的运转情况已经相当熟悉了,企业的文化也已经植入自身的工作习惯和言谈举止中,这个时候,再走上那些岗位,就会稳操胜券。

2.职务有高低之分,关键能力的体现没有岗位之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不平凡的人物,早已不是新闻了。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劳模时传祥是掏大粪的清洁工,张秉贵是百货大楼的营业员,李素丽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即使时代的车轮走到了今天,依然不断涌现出“徐州下水道四班”“解决电焊技术难题的电焊工高凤林”等享誉全国的普通劳动者。

2017年,我参加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事迹的材料评审。许多毕业生的创业事迹令我感动。在阅读创业事迹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流下了眼泪。他们来自农村,没有任何的所谓人脉和背景,但凭着一颗执着的心,怀揣梦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百折不挠,永不言弃,最终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透过这些文字材料,我清晰地看到,“执行力”“责任心”“讲诚信”“善合作”“善沟通”等关键能力,对于他们的创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职生与其抱怨自己的专业不理想,不如面对现实,成为目前所学专业的优秀者。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说,想不成功都难。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