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讲话解读 教育大会精神指引教育发展新方向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夯实民族振兴之基 强化思想认识 提高政治站位 做新时代合格教育工作者

第4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4

教育大会精神指引教育发展新方向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福建

全国教育大会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十九大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键是要与党中央同频共振,正确认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领会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将大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各领域各环节中。我认为,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认识、增进共识。

一、大会进一步深化了党的领导与教育工作关系的认识

大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凸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重视程度,以及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深远影响的准确把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就是对教育重要程度的准确阐述;“教育是党之大计”更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 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贯彻落实。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我们的学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是党之大计”将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了执政党自身建设之中,为各级党组织领导教育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大会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按照会议精神,重视教育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区别,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战线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这一千秋基业。

二、大会从更广大视角丰富了教育的工作目标

大会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在我们通常理解的教育“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育人目标之外,将教育直接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联系,把教育放在了更长久历史、更广大视野、更高远格局、更深层意义中,作为凝聚人心、造福人民的内容。这样的阐述远超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在丰富教育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为教育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方向。其次,“凝聚人心、造福人民”工作目标,要求我们既要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坚决纠正教育不良倾向,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不断提高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能力;又要让党计国策深入人心,让党和国家的艰苦历程、卓越成就和奋斗精神深入人心,让机遇挑战、现实状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深入人心,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让其学会在纷繁复杂中激浊扬清、引领方向、奉献社会。最后,“凝聚人心、造福人民”还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把教育作为造福人民、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凝聚人心、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为民情怀。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凝聚人心、造福人民”,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以教育的改革发展凝聚团结向上的人心力量,“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

三、大会更加清楚地指明了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相比十九大报告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提法,本次会议强调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了“劳”的教育要求,并在“六个下功夫”之后各用一句话对“体美劳”的要求进行阐述,特别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这一教育工作内容的调整,既是教育系统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实干兴邦”动员令的具体内容,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有力诠释。教育系统工作者更要提高认识、创新形式、深化内涵,通过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支撑家庭、改变命运,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踏踏实实工作,摒弃学术造假等投机取巧行为,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