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终生难忘的几件往事 让教育扶贫旗帜高高飘扬 “禁毒知识进校园” 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省教科院组织名师赴菏泽送教支教 高唐县向新疆疏勒县八一中学捐赠7万册图书 “我就希望我的学生爱上体育”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让教育扶贫旗帜高高飘扬

——淄博市淄川区教育扶贫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冯斐玲 通讯员 申戈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工作主线,在精准救助关爱上出实招,在技能扶贫上下实功、讲实效,实现了“应助尽助、精准帮扶”。

实施精准救助 杜绝因学致贫

“俺孙子8个月的时候就抱回来由俺们养着。孩子现在能够顺利上学,多亏了学校定期发放的资助金,还有老师和社会好心人的帮衬。要不,俺还真不知道该咋办!”淄川区太河中心校学生孙文文的奶奶眼含热泪说。孙文文父母离异,一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因病需长年用药,家里又无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学校和村里的资助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扶,让他们一家人真正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对孙文文的救助是淄川区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淄川区教体局立足自身职能,加强政策宣传,落实扶贫措施,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全方位资助体系,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同时,着力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政策,积极与扶贫部门对接,对义务教育段的建档立卡贫困生在按要求发放资助金的基础上,减免教辅费、就餐费、桶装水费、校服费、校车费、住宿费、教育实践活动费等各种费用,杜绝边减免边收费现象。另外,还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构建起“多对一、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在学习辅导、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和日常活动等方面做到优先关怀,促进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重点在解决因学致贫上做文章,除了严格落实扶贫政策与扶贫措施外,还积极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团体及部门,实施精准救助与关爱,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淄川区教体局副局长李大强这样说。

实施技能扶贫 推动就业创业

“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过硬的技能水平让我很快找到了工作。在创业路上,学校的跟踪服务与精准帮扶,让我又少走了不少弯路。我不仅实现了脱贫,还走上了致富路。”现在已经是淄博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黄忠庆对母校淄博理工学校一直心怀感恩。

技能扶贫是实现就业脱贫的有力保障。淄川区教体局充分发挥区域职业教育优势,创新技能扶贫模式,切实做好贫困生培训、创业和就业工作。针对初中、高中段困难家庭学生,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挥淄博理工学校培训基地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就读方式和就业培训,引导部分困难家庭学生早就业、早脱贫。搭建自主创业平台,在淄博理工学校设立学生创业园区,培养贫困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经营理念,为其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创业打基础、做准备。同时,与联合办学企业单位沟通,在学生顶岗实习和择业时,优先推荐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切实提升贫困学生就业脱贫能力。

进村入户搞扶贫

“牛大爷,在家吗?我来了!”“赵老师,我在家呢!您快进屋,又麻烦您大老远赶来,先坐下来喝口水。”“近来身体咋样?有啥需要,尽管告诉我。”淄川区教体局工作人员每月都会走进寨里镇、岭子镇等乡镇,开展走访慰问包扶贫困户工作。时间长了,他们和包扶贫困户的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

淄川区教育系统积极与扶贫部门对接,主动帮扶薄弱村、贫困户,扎实做好帮扶脱贫工作。区教体局按照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张帮扶爱心牌、一户一套帮扶档案、一户一系列走访慰问的“四个一”要求,组织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结对帮扶太河、西河、 寨里等5个镇78个村5446户贫困户,倾力解决好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开展帮扶薄弱村工作,派驻“第一书记”到寨里镇槲坡村,签订帮扶责任书,积极主动与各部门联系,帮助村里想办法、解难题,尽心尽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岭子镇郝家村联系指导工作,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准确掌握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制定帮扶脱贫方案,落实帮扶脱贫措施。

“教育扶贫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务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决打赢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淄川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牛少健在谈起教育扶贫工作时表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