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用绘本为智障儿童推开一扇认识五彩世界的窗 掬主动学习之水浇未来之花 秋收快乐多 让“德”扎根学生心灵 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应对学生个体差异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良好师生关系这样构建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德育课堂】

让“德”扎根学生心灵

□ 滕州市官桥镇轩辕小学 崔德友

以前,我们学校利用升国旗、少先队课、主题班会等平台,结合节庆日组织了许多德育活动。虽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怎样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德育中来?怎样让“德”扎根学生心灵呢?

“生活即教育。”教师应做一个点拨者,而不是设计者。要开展生活化的德育工作,让学生从预设的框框中跳出来。为此,我们把抽象的德育通过具体的设计作业、完成作业、评价反馈作业的方式来进行,使枯燥的道德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偷懒,我就让学生回家洗碗、收拾房间,给父母洗脚、捶背、揉肩。一周布置一个小作业,只要学生动手了,我就表扬。任务很轻,学生能得到鼓励,也有成就感。

坚持活动育人,让学生通过入学礼、爱心扶贫等活动,学习感恩、坚毅、承担等优良品质,勇于追求人生理想。我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的社会资源,经常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游览动物园、植物园,让学生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带着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单位参加志愿活动,让学生接受尊老爱幼、关爱同伴的教育;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各地地域文化,从而树立热爱家乡的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孩子有了许多令他们惊讶的好变化。

去年,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德育作业: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体会将其中的内容改成故事、儿歌、小品等。他们学规范、讲规范、唱规范、演规范、做规范,成效显著。例如,张浩同学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五条编成一首儿歌:“不骂人,不打架,待人礼貌第一位。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过允许再进入。他人物品不乱翻,不打扰他人休息。”李军同学则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喜看变化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禁燃禁放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蓝天白云是伙伴……你拍九,我拍九,少先队员携起手。你拍十,我拍十,争当文明小卫士。”

在我们班,“小书法家”“朗读能手”“劳动能手”“运动小健将”等有特色的荣誉胸卡深受学生们喜爱。“我们是阳光少年”的七星自评争星台,激发了学生们争取成为“闪亮的星星”的动力。今天的一张钢笔字、一幅美术作品、一张旅游照片、一份阅读笔记,都将成为明天的成长纪念品。为此,我在全校率先成立了“幸福银行”,学生们可以在这里用实物的方式留下成长足迹。

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教师该怎么引导他们扣好人生最灿烂的纽扣呢?我举办辩论赛,让学生围绕“男女生同桌好不好”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男女同学互相吸引的道理,并且建立健康的交往模式。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愉悦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桃子熟了才能摘”的道理被聪明的学生们编入小品《追赶短信》。我客串忧心忡忡的家长,与学生同台表演,用一颗真心为他们搭建起一个纯真、温馨的精神家园。

陶行知先生说:“学习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德育的意义就是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为学生铺就成长底色,以迎接未来最美的绽放。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