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不轻言放弃 能创造奇迹 走近威海非遗,了解丝绸文化 创建灵动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生活化教育培育品学兼优学生 阅读教学中综合运用自主批注与小组合作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育方法】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李晓蕾

近期,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学科的有机渗透

前不久,在北京樱花园学校,我认真聆听了七年级董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光的直线传播》,课堂中巧妙渗透了传统文化知识。

上课之初,学生们尝试表演“三打白骨精”的皮影戏。可是,在幕布上观影效果不佳。于是,董老师启发学生们从听课教师手中借来手机,用手机中的手电筒照射屏幕。通过照射,精彩的表演呈现在大家眼前。董老师从皮影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载体导入,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课堂进行中,董老师让语文课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本校学生创作的一首小诗《骄阳》。

春天把

一粒金色的种子

撒到了天上

结果让夏天

收获了一地的骄阳

“为什么夏天收获了一地的骄阳?”带着老师的提问,学生们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探究。学生们通过现场操作、画图、测量数据,探究其中的原理,终于得出了“一地的骄阳”是太阳穿过枝叶映射到地面上,产生小孔成像的结果。学生们刹那间顿悟,抽象的科学道理也可以阐述得像诗一样美丽。物理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诗意。

在董老师的课堂上,传统文化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其中,巧妙有趣,增加了美丽的色彩。

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台湾学者龙应台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隐性课程的作用正是“润物细无声”。

一位化学老师在讲授《石灰石的利用》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于谦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学生一开始就被于谦这位民族英雄的伟大人格所感染。石灰石具有怎样的特性,能让这位历史伟人自喻,表达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高涨,通过实验探究了石灰石能经受烈火焚烧等特点。教师又播放了“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体验着石灰精神,同时回顾了鸦片战争带来的屈辱历史,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反抗斗争精神。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情感的升华超过了教师的预设。

巧妙地挖掘、利用学科间的隐性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可以使学生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古典诗文中挖掘内涵

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新版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要想有效自然地引入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不断读书学习,潜心研究,在经典名著中挖掘资源,在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在浩繁的民间技艺中寻根追迹,进而运用到教学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