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看沧桑巨变 忆往昔 感今朝 粉笔说 母亲的灯 交通工具的变迁 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

第7版:看沧桑巨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看沧桑巨变
07

忆往昔 感今朝

□ 李振华

1982年,我调入新建的沂源县城关二中。当时,学校设在南麻镇东岭上,是废弃的气象站旧址。校园中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只有两排石屋,屋顶由红瓦覆盖着。学校东边是一处硕大的深坑,深坑东边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当时,全校只有7名教职工,招收了108名学生。这些学生是另外两所中学筛选后的落榜生,他们的平均成绩只有28.5分。因此,社会上有些人称之为“渣子学校”。

城关二中是一所镇属学校,镇里每月只拨给学校100元办公经费。7名教职工挤在一间屋子里办公,却只有3张办公桌。那间屋子既是办公室,也是伙房,还是男教工宿舍。师生们很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学习。针对艰苦的办公条件和生源极差的状况,学校广泛开展思想工作,发扬抗大精神,提出了“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的口号和“撒向学生全

是爱”的师德要求,确立了“团结、向上、勤谨、文明”的校风和“德育为首、做人为本”的治校方略,以及“培养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育人目标,并且把“雷锋精神”当作校魂。

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建教学楼3座和其他房屋200多间,曾经破烂不堪的校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校园”。学校被评为全县第一个省级文明单位,并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青少年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87年,城关二中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因为学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所以被确定为市教育系统的“三面红旗”之一,成为淄博市的窗口学校。为此,《人民日报》刊登了通讯《爱心滋润后进生》,同时配发评论员文章《校长是关键》。学校先后接待来自全国的数万名参观学习者。

党和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2001年,学校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为67167平方米,有51个教学班、241名教职工。学校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所有教室都配备了高标准的触控一体机,全面实现“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新建了录播教室,建成了校园网络电视台,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还引入了蠡风管理平台和钉钉办公平台,完善了校园监控系统,实现了办公管理数字化。利用空中课堂和英语听力口语测评系统,学校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如今,沂源县实验中学与当初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作为教育系统的老同志,我亲历了沂源县实验中学的成长,也看到了山东教育事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40年是砥砺奋进的40年,成就辉煌。教育系统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让我从内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一定积极发挥余热,继续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沂源县实验中学退休教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