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发现儿童 追随儿童 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教育 当历史和科学被想象力点燃 为学生开一扇阅读之窗 教师书架 若拾六便士 勿遮流月光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书话聊斋】

为学生开一扇阅读之窗

□ 宋修银

“给学生一本书,就是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得更高、更远,生命更加宽广。”这句话诠释了书的重要性,也带给我深刻启迪。教师如何为学生打开阅读之窗?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进行阅读前必须掌握的。我的阅读方法为“一选”“二读”“三思”“四交流”。

所谓“一选”,即在图书选择上要广泛。读书如同蜜蜂酿蜜,只有不囿于一朵花,而在烂漫的花丛中飞舞,才能酿造出香甜的蜜!广泛阅读可以学到优美的词句,体味不同的写作风格,了解有关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同时,广泛阅读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创造思路。只有阅读不同类型、不同范畴、不同作者而且题材健康的书籍、报刊,学生才能兼收并蓄,得到不同方面的乐趣和收获。

我曾对初一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发现他们的阅读尚停留在童话、漫画阶段,对名著及科普类书籍却很少涉及。他们喜欢简单易懂的书,稍微限制他们思维的书籍即被排斥在外。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外,还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爱的教育》一书中教师的做法很可取,每天在名著中节选几个有趣的故事并读给学生听,在他们兴致盎然的时候戛然而止,学生的兴趣自然会被吸引到书中,萌生一读为快的想法。这个时候,想不让他们看名著都难。读经典、读名著固然可以使他们“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但也不应排斥那些时尚、新奇的文学作品。它们像快餐一样新奇,会刺激学生的阅读欲,偶尔读之,也会有大快朵颐之感。

“二读”,即读要得法,读要有获。粗枝大叶的阅读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都是不可取的,要让学生学会浏览大意,还要学会精读细读,将文章读深读透。“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到华文美篇时,要集中精神熟读成诵,偶尔也要动动笔墨。“天才在于积累,积累离不开笔记。”中外许多作家、学者都有记笔记的良好习惯。笔记不要设定格式,可随时随地积累,可以是自己读后的一点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对精彩文章片段的摘录,甚至可以是几个好词好句。

“三思”,即读要有所感所思。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果只是一味阅读而不加以思考, 则不利于大脑吸收消化。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对书中感动的片段进行思考,或者就某个人的行为进行深刻思考,在读完整本书后还要回过头来进行整体思考。这个时候,学生的境界就会超乎书本身,神游于书外,对书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明朗。

“四交流”即读书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同伴展开交流。无论是深是浅都是学生的读书收获。我引导学生成立阅读小组,或共读一本书,或独立阅读;经常把学生聚在一起,交流各自读到的有趣的情节,讨论书中的某些观点,畅谈读后的感受。这样,学生间不仅可以互相交流阅读收获,而且可以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当然,交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读书辩论会、好书推荐、我最喜欢的人物等。学生会在与伙伴的对话交流中提升思想认识,获得前所未有的启示,从而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阅读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心灵的碰撞与震撼,在文字中感受真、善、美。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清风就会扑面而来,花香就会拥进学生的整个心田,这是多么惬意和美好的事情!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