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淄博市周村区筑牢校园安全“新防线” 济南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邹城促教育提案“落地有声” 实现“阳光食堂”家校通 拒绝有偿补课,从我做起 五莲:教研员到校帮教青年教师 她,让成功拥有无限可能 《山东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丛书出版 学校管理中的“道”与“术”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杏坛新语】

学校管理中的“道”与“术”

□ 朱年强

当前,一些名校的先进办学或课堂教学模式常引得慕名学习者接踵而至。可是,学习者学完回到学校后照搬而用,却发现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学习者只学习了名校的“术”,而没有悟出其学校管理中的“道”。

《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办学模式是“术”,深潜其背后的办学理念是“道”。只有先悟“道”后谋“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感悟,提高自身素质,面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问题时,才能巧妙地应对,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校管理就像一棵树,办学模式、学校特色只是暴露在外的枝杈,思维模式、办学理念才是深埋地下的树根。根是空中的枝,枝是地下的根。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做到“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盲目“嫁接”或“移植”先进学校的经验,只能导致“水土不服”,结果可想而知。

校长经常参加学习、挂职锻炼等各种培训。这是校长与专家学者思想碰撞的过程,更是自我审视、判断辨析的过程,是对“术”的学习和了解。“术”背后的“道”要靠个人顺着专家的思路去悟。探究先进经验、办学特色背后的“道”的过程,就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为提升办学水平奠定基础的过程。同时,办学过程中的“道”是校长责任心、事业心和担当意识的内化,凝聚着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眷恋和深情。因此,校长要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对待所接触的经验、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吸收其精华。

任何教育理论或模式方法都有其适用的针对性和局限性,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只有不断演化进步的教育方式。对待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前沿理论或先进方法,要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系统地掌握其体系。教育理论只有根植于学校的实际,才能催生出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实效。

在学校管理中,“道”与“术”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管理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背离了“道”,学校管理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校长需要回归常识,切己体察,找到学校管理中“道”与“术”的契合点,从而真正理解教育的实质和内涵,回归育人本源,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