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无棣县职业中专缘何屡获科技大赛冠军 从中职生到研究生的蜕变之路 “武”动青春 绽放精彩 职 教 之 声 教育功利之风当止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教育功利之风当止

□ 陈士葆 王翠香

现在,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凸显,许多人看学生成才的标准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和取得的收入挂钩。只要学生毕业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且收入高,自然也就被视为接受教育后的最大成功标志。正因为如此,古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功利之风在当今社会十分盛行。受此风气影响,人们普遍把教育作为自己未来晋升和谋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来看,教育所承载的非功利性的人格成长和精神提升意义被极大弱化。

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又开始流行另一种论调:“寒门难出贵子。”此论调源自当下的社会现实,许多有社会背景和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由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因素,其成长的平台和起点大大高于一般老百姓的孩子。于是,寒门与朱门子女之间的差距被一些人为因素拉大了。这无疑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戕害。这种由社会不公造成的消极现象令绝大多数普通人不但对教育失望,对社会也感到失望。它完全打破了人生而平等的社会规则,让某些人凭借特权破坏社会的公平,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与他人不同的优越成长环境。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种不公。此种不公现象在社会舆论场中泛起波澜,公众在感到痛恨不已的同时,也对原本纯洁的教育感到无奈和失望。

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活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多的人从“钱途”来评判和衡量子女读书和接受教育的价值,人们越来越在乎教育的成本,并且十分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人们早已习惯性地认为子女走出校园,找到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才称得上“学有所成”,才是对家庭的最好回报。这样的标准严格说来不仅世俗、狭隘,而且一点也不客观。教育那种成就人、发展人、完善人的非功利性目的在人们心中越来越淡化。

我们并不反对教育提供给人一技之长,让人们以此来获得生存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语“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如果将挣钱和升官发财作为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读书人。他们有的可能误入歧途,或者人生际遇不好,而沦为教育的失败者,一生为此郁郁不得志,而枉自嗟叹;也有的靠自己的智慧,顺势而为,独辟蹊径,闯出一番属于个人的精彩天地。如果非要将读书与“钱途”挂钩,进而得出读书“有用”或“无用”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显得过于功利,也降低了人生追求,从而背离教育成己达人的最高目标。

读书到底为了什么?《礼记•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区别于“技”。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隐性的“道”显然比显性的“技”更高一个层面。人活在世上首先要过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生活满足的是我们作为人的外在的功利性需要,基本上是生理层面的需求。虽然它的基础性地位很重要,但不是人作为人的根本特征。人作为人的根本就在于我们与动物不同,有一颗进行过精神洗礼的高贵灵魂,使我们在地球这个目前已知的生命星球上,居于万物之灵的主宰地位。

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而与人类进化相伴而生的教育逐步传播并放大人性的作用,使人逐步形成一种人文情怀,并释放真善美的人性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由此不难看出,求学读书、接受教育的最终指向,绝不是停留于教人技艺、使人谋生的物质层面,而是使人识道、求道、悟道,意在提升个人修养品位,充实强大的个人内心世界,让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过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人接受教育,成为读书人,就是要让自己尽可能摆脱世俗的羁绊,身心轻松,在一个更加辽阔的层面,尽可能广泛地去投身和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在和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真正读书人的最好写照。因此,读书的根本目的还是悟道明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让人成其为人,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当下,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向一切不文明、不和谐的社会丑恶现象、黑恶势力宣战。可还有不少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功利心太重,过分注重世俗的生活,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人格发生了扭曲,内心世界的恶性因素膨胀,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由此观之,教育必须走返璞归真之路,不能被经济和世俗绑架。如果单纯将教育当作产业来经营,忽视其精神性、公益性、普惠性,教育对社会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著名学者杨绛曾做过一个生动比喻: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这笔精神财富,足以让人受益终身,根本无法用物质衡量。一个受过教育的读书人学历教育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过程的结束,人接受教育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生命不息,教育不止。结束学历教育,走向社会,我们更要将学习作为陪伴自己一生的良好习惯,闲来无事,翻翻书,去拜访一下古今中外的思想大师,聆听一下先贤的人生教诲和生命提醒,经常让自己的身心摆脱世俗的纷扰,在宁静的精神生活里涵养自己高贵的心灵,不但养身,更加养心。这对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不见得都是读书人。但读不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究竟能够走多远。在这个网络和信息化的时代,碎片化的信息、浅阅读的习惯,助长着现代人的内心浮躁。现在,很多人感慨:“连大学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功利浮躁的学术之风已成为危害教育良性发展的一大顽疾,不重过程,只要结果,沽名钓誉。这成为不少学人所热衷的捷径。因此,在教育界迅速刹住功利主义这股歪风邪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让我们的校园守住其精神高地,使我们的学生摒弃功利化思想,让“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在读书人心中屹立不倒,让更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并成为引领时代风气、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精英,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