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乳娘》演进国家大剧院 山东科技大学:青年人才让科研更出彩 “学习强国”在山财大受追捧 考研,不能盲目 “改革先锋”张瑞敏到高校讲创新 一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两个心愿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山东科技大学:青年人才让科研更出彩

本报讯(通讯员 信永华)近日, 一条关于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从山东科技大学传出:该校自动化学院王友清教授以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为关键技术手段,将数学和工程知识融入课题研究,设计出“学习型人工胰脏”,并完成了临床测试。该人工胰脏有望替代患者体内的实体胰脏,造福1型糖尿病患者。

王友清是山东科技大学的一位“80后”青年学者,已发表13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70余篇。论文在Web of Science中被正面评价和引用1400多次,施引作者中包括20余位国内外院士和40余位国际学会的会士。

2018年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度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王友清申报的“人体血糖动态过程的安全控制”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王友清是学校近年崛起的青年人才的代表。在山东科技大学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青年人才正日渐崛起,开始担当主力。

山东科大“双杰”——1978年出生的陈绍杰和同为“70后”的谷亦杰获得2018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在“中国青年科技奖”榜单中,陈绍杰再次上榜。陈绍杰有28篇论文被SCI、EI收录检索,CNKI论文他引300 余次,其中单篇他引最高次数达85次。谷亦杰作为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30余篇。

而在刚刚公布的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中,山东科大矿业学院1988年出生的刘学生和1989年出生的蒋力帅双双入选,成为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这两位年龄刚过30岁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极大。

他们是该校青年科技人才的缩影。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山东科技大学后备人才正加速成长,在科研创新领域不断推出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在学校“固本拓新、提升内涵”的“科技创新攀登工程”中不断添砖加瓦。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长期以来,山东科技大学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重视后备力量的吸纳、积淀,在长期实施人才“一号工程”的基础上,2018年推出“山海英才工程”和“菁英计划”,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引进、培育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东科技大学始终把科研创新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学术兴校、科研强校”战略,积极探索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注重提质增效和内涵发展,全面推动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科研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新的飞跃。

2018年,该校全年科研立项800多项,立项经费共计2.1亿元;发表SCI、SSCI论文1658篇,而2017年不到800篇,增幅超过97%;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同比增加132篇和37篇,增幅高达455%和925%,数学学科ESI潜力值达到0.9,是2017年的两倍;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0余件、国际发明专利4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得益于学校日益优化的科研学术氛围,得益于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人尽其才的运营机制,并且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修改了科研奖励制度,调整、完善了职称评聘办法,提高了职称评聘的门槛,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在科研管理和评价上,该校更加注重实效,注重科研产出。2018年,王清标教授率领的“岩土体支护结构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有4个项目通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中国公路学会的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复杂水文条件下城市预制拼装式电力管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单拱双线隧道长大薄壁中隔墙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和 “上跨既有高速铁路混凝土连续箱梁顶推施工关键技术开发研究”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浅埋偏压岩溶发育区隧道安全施工技术研究”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其团队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得横向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其研究成果在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球最大的机场——北京新机场、全球第一个装配式地铁车站——长春地铁车站、全球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沪昆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处处长程卫民表示:学校有良好的科研积淀,近期又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的新发展战略。同时,对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度谋划,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基础研究倍增计划”“科技成果培育工程”等,构建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设专门的科研机构,建立专职的科研队伍;既鼓励基础性、应用基础性研究,又瞄准前沿课题,攀登科技高峰,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或区域特色的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让科研更加出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