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教育部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我省启动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我省新增一所高职院校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获准设立 红歌快闪颂党恩 线上线下融合让课堂“变脸” 新闻资讯 15所驻青高校牵手61所中小学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线上线下融合让课堂“变脸”

——中国海洋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记

□ 本报通讯员 冯文波

“以前,上课能给学生15分钟自由讨论时间就很不错了,更别提看视频、搞活动了。现在,这些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备而来,我有更多时间引导他们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与挖掘。现在上课感觉特别畅快。” 中国海洋大学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的林峰老师,对该校自2015年开始推行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赞赏有加。“简单的知识点通过网络视频就可以轻松掌握,困难的知识点由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让我对所学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对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参加试点课程学习的刘思鹏同学也给予积极评价。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如何培养受信息技术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面对这一课题,中国海洋大学主动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将传统面授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基于线上平台资源和线下翻转课堂,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情境、交互、体验、反思融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变:“一支粉笔一本书,

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之困

“大学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不过现在的‘一块黑板’换成了‘一块屏幕’,多媒体用成了单媒体。”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处长方奇志认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当今大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做作业。现在,有些学生连笔记也不记了,直接用手机拍PPT。在教师‘满堂灌’的情况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刘尊英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学科、新业态、新生活方式乃至新社会组织方式,在深刻改变着人类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益凸显。本科知识体系需要重构,学习方式也需要变革。”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如是说。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中国海洋大学也一直在努力。“我们尝试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新生研讨课等模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始终没形成气候。”方奇志坦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传统面授教学和网上在线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无限延展。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教学更加容易接受。近年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的盛行,也使广大教师、学生对网络教学有了一定的接触与认识,为教学模式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混合式教学”既不是彻底解放教师,把课堂迁移到网上,也不是线上与线下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点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2015年4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向各院系发布通知,征集首批“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标志着该项工作的正式启动。为何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而没有采取以往项目化或者分派任务的形式?方奇志认为,教学方法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内生动力,根据以往经验,单纯的项目或者任务驱动效果并不好。此次试点改革的目的在于选取典型案例,总结经验,以便后期推广,重质量而不重数量。

融合:线上+线下,

让教师由“演员”变“导演”

“为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境,多年来,我尝试过‘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主体性’教学策略、‘项目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式,我们学校也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虽然教学效果有一定提升,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支撑,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并未彻底改变。学校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时,我眼前一亮,这正是我多年来寻找的教学模式。”刘尊英对“混合式教学”一见倾心。

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点开刘尊英主讲的《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在“课程学习”栏目下面,10个单元的91个知识点清晰在列,每一单元的菜单里又设有课前导学、学习任务单、知识点PPT、知识点微视频、电子教材、在线测试和小组协作学习等内容。“里面的每一项内容都是我结合课程特点认真思考、科学设计出来的,这些知识和任务需要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刘尊英说,线下面授阶段,她会结合学生在线上自学的情况,就其中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以小组协作学习为模式的深度讨论,之后还要撰写“课程日记”或“反思报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的翻转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构建。”刘尊英说。

“在之前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申请一个邮箱,把密码告诉同学们。有问题,大家在里面以邮件的形式探讨,往往需要往返三四封邮件才能把一个问题说明白。而且,对于共性问题,其他同学也不方便参与探讨。”梅宏老师表示,正在他为此事犯愁的时候,学校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搭建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他的困惑迎刃而解。“我们可以在论坛里发帖提问,不仅老师可以解答,同学们也可以各抒己见、阐发思想,每个人的观点都在上面显示出来,一目了然。”卢怡彤同学对梅宏老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的BBS栏目很喜欢。

线上和线下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把线上和线下贯通起来。刘尊英认为,这种“因课施教”的组织设计才是最费精力、最考验教师智慧的环节,也是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这就好比学校给每位老师一块地,至于你在上面盖什么样的房子,采用什么样的设计、装修风格,那是你的事。最主要的是把这块地用好,有高质量的产出。”林峰说。

为了高质量的产出,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任务量也加了负荷。先期报名参加试点的42门课程,正式开课时只剩下了14门。有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太大,便主动退出了。“刚开始那会儿,有学生抱怨说:‘我们每周比其他班的同学多写几千个单词。’”林峰说,一学期下来,学生发现这种方式在词汇拓展、英语写作、阅读理解、听力口语等方面对自己帮助特别大,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效果更佳。“我们实行的是学生自主选课。一学期之后,我发现我的学生没有逃跑,他们还是会选我的课,说明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模式还是认可的。”这让林峰感到欣慰。

愿景:构建移动式学习环境,推行智慧教学

“92.85%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开展本门课程的学习很有价值;90%的学生对这种形式的课程很满意,10%的学生对这种形式持中立态度;88.57%的学生认为,相比非网络课程,这门网络课程的质量更好一些;40%的学生认为,与修读的其他非网络课程相比,该教学形式增加了学习难度。”学期末,刘尊英对自己主讲的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使她更加坚定了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信心。

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推动了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过去,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研究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教材呈现形式;现在找到了,它就是‘互联网+教材’。”梅宏说。

APP版何时上线?教师多出的工作量怎么计算?学生多出的学时要不要计算学分?技术支撑队伍如何建设?“混合式教学”如何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与启迪思维转变?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但教学模式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是要循序渐进。”方奇志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正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行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智慧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富有挑战性、更有意义的学习历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