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我省推进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 我省全面开展小学课后托管 2019年山东综招试点高校确定 2019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年会在济举行 擦亮“乐学昌乐”品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闻资讯 人生只为一堂课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思政战线排头兵】

人生只为一堂课

——记青岛第二中学政治课教师高保卫

□ 本报记者 苏清华

作为代表参加完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青岛第二中学教师高保卫又回到了校园,回到了熟悉的高中政治课堂。他说:“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这一堂课不是用一节课、两节课来准备,也不是用一天、两天来衡量,它的备课时间是一生。”任教以来,“人生只为一堂课”成为高保卫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激励着他努力奋进,不断前行。

上一堂“接地气”的政治课

“这里有一个苹果,我想分给大家吃,大家说: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苹果太少,人太多。其实,苹果在这里是一种资源,大家想吃苹果是一种需求。”在上《市场配置资源》这节课时,高保卫以学生最熟悉的苹果为主题进行课堂导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高保卫选择以一个苹果为主题,既结合了生活实际,也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打通了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高保卫说,政治课堂必须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的源头和基础,生活蕴含着知识与力量。复杂、抽象的理论一旦回归生活,就会变得生动与简单。将生活引进教学,能促进知识增长,形成良好的情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态度奠定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架设由生活通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桥梁。

上一堂“新鲜”的政治课

高中思想政治课包含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多学科知识,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较强。刚接触政治课的学生往往会觉得它深奥难懂、枯燥无味,因此兴趣不浓,上课时无精打采。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多学科知识运用到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主题作为载体,就会像一道平淡无味的菜肴加上了作料,变得美味可口。

高保卫将音乐与思想政治课堂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探讨歌曲背后的故事,进而引出知识点。例如,在讲《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课时,他先让学生欣赏“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洗衣歌》和《亚克西》,接着给学生讲述王洛宾的生平简介和歌曲诞生背后的故事,然后再出示材料《王洛宾答记者问》。在材料中,王洛宾说:“真正的功劳应该属于那些民间艺术家。如果没有他们写出的优美旋律,我就无法进行艺术加工。”就这样,这堂课的知识点呼之欲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走一条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高保卫认为,音乐欣赏与思想政治课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具体的知识范畴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合理恰当地把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还能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

除此之外,高保卫的政治课堂上还有一档“固定节目”——课前新闻综述。只要有重大事件,高保卫都会在课堂上及时跟进,及时评述。他认为,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政治教材相对于现实的滞后性决定了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时政相结合,从现实中提取丰富的教学素材,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政治课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显示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让政治课充满新鲜感。

上一堂“润泽心灵”的政治课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殿堂。高保卫认为,说教容易让学生麻木,只有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注重人文关怀,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相统一。

执教《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时,高保卫让学生们从预先准备的灯笼里选出一盏或者几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也向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师生之间真情互动、情感交融,让教学富有感染力。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承载着人文教育功能的基础性学科,教学内容应体现“以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为起点,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为宗旨,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准绳”,充实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高保卫的课堂在重视渗透人文精神的同时,还巧妙地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不仅让学生受到启发,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有了人文精神主题的统领,课堂为学生的心灵送去一缕明媚的阳光。

高保卫还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他认为,课堂上不能仅有课本和参考书,还应该有经典的芬芳。他将《观念的水位》《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故事》等经典书目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在阅读后写读书笔记。高保卫说:“我并不在意这些读书笔记写得多么文采飞扬。我看重的是这些经典名著与学生一起‘生活’了多少时间,与学生心灵产生了多少共鸣。一个真正与经典同行的人,一定能走得更远。”

访谈最后,高保卫感慨不已。他说,人生只为一堂课,应该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应该是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让学生终身受益;应该联系着学生生命的质量,让每个生命都可以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人生只为一堂课。从教20余载,高保卫的追求和探索才刚刚开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