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把家长的“操心事”变成“暖心事” 滨州市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高青:擦亮三点半课后服务“满意品牌” 延时服务丰富多彩 孩子乐了,家长笑了

第4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4

高青:擦亮三点半课后服务“满意品牌”

□ 本报记者 张忠考

去年秋季,张泽睿到高青县千乘湖小学读一年级。听说学校下午放学较早,张泽睿的父母犯了难:夫妻俩从外地来到高青县城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店,工作时间不确定,双方父母又都在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接孩子放学成了夫妻俩头痛的事。夫妻俩想了好几套方案,可开学后,所有方案都没派上用场。

“没想到,孩子放学后可以继续待在学校,还有老师带着,做一些孩子愿意做的事情。这比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强多了!我们可以安心做生意了。”张泽睿的母亲李群告诉记者。

与张泽睿的父母一样,“三点半现象”曾是高青县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问题。“解决好放学后孩子‘谁去接、谁来管、怎么接、怎么管’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为学生和家长服好务的问题。”高青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江说。

高青县围绕“课后”做起“服务”大文章。“既然是服务,就要体现服务性质,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张玉江说。为此,该县要求各相关学校按照“家长申请、学校审批、签订责任书”的流程开展课后服务。同时,要求有关学校按照拓宽视野、培养个性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导向要求,以问卷调查、微心愿期许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愿望和需求。

据了解,全县37所小学根据学生需求,先后开展了足球小将、花式踢毽子、趣味绘本阅读、艺术欣赏、小小书法家、国学经典诵读、花样舞蹈、创意绘画、手工制作、最美国球、科技制作、优秀影视剧观看等20余种课后服务活动。有的学校还结合实际,开展环保、献爱心等特色实践活动。

长江路小学一年级(2)班学生许若溪参加了课后“哆来咪”口风琴小乐队。她告诉记者:“我平时很喜欢音乐。前几天,学校推出了口风琴小乐队活动,我马上就报了名。现在,我学会了吹奏口风琴,特别高兴。”

“课后服务要准确把握定位,严格依规依纪操作。”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士学说。该县知行合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严禁借机集体教学、补课、乱收费等现象发生,确保“课后服务”规范、科学、有序。

为方便家长,该县实行课后服务学生弹性离校制度。家长可以随到随接,也可以按点定时接。对家长确实不能接的学生,长江路小学还采取经家长申请课后服务后由校车送的做法。

“我俩都是教师,现在有了课后服务,就不用纠结谁提前下班去接孩子的问题了。课后服务方便了学生和家长,也方便了我们教师。”高青县中心路小学教师韩元素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