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临沂一所乡村中学的“逆袭” 济南大学四个专业通过二〇一八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威海环翠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高青县青城学区树立“五育并举”的教育导向 日照三实小举办首届校园徒步定向赛 “糖画制作”校本课 临沂市工业学校入围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诸城市石桥子中心校当地红色资源搬上思政课堂 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构建“陪孩子成长”亲子课程 寻找学校文化落地成长的力量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临沂一所乡村中学的“逆袭”

——临沂新桥中学打造“最美乡村中学”侧记

□ 本报通讯员 王京礼

“孟校长,今年暑假,您可一定要把我调到贵校工作啊!”

日前,临沂新桥中学校长孟黎又一次接到了临沂城区某中学刘老师的电话。这已是孟黎第六次接到刘老师强烈要求来任教的电话了。巧的是,还有几位在条件优越学校任教的教师,也多次向孟校长提出调来工作。近两年,兰山区教体局每年招考新教师,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报考城里的学校,却对这里情有独钟。譬如,家在临沂市区的刘芮楠就放弃了市区学校招录的机会,毅然来到该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

临沂新桥中学只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寄宿制中学,所处位置连乡镇驻地都不是。那么,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这里是我们温馨的家园

孟黎原是市区学校临沂十一中的业务校长,2017年8月底调任临沂新桥中学校长。当时,因校内无吃住场所,教师们都去校外小吃摊上就餐,放学后就开车回家居住。为此,孟黎和其他几位校领导班子成员商定:要让学校变成教师们的“家”。于是,学校改造了单身教职工宿舍,安装了太阳能,让劳累了一天的教师们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驱除一天的疲劳;建起了教师伙房,聘请厨师做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由于饭菜质量、口味颇佳,很多在校居住的教师干脆关闭了家中灶火。

在寄宿制乡村中学工作的教师,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为此,学校专门为男教师聘请了太极拳教练,为女教师聘请了瑜伽教练。每到周三课外活动时间,男教师练太极拳,女教师练瑜伽,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排解心理压力。家住临沂市罗庄区的九年级(9)班班主任张洪良今年54周岁,过去每日需来回奔波70公里,现在每周一至周四都吃住在学校。他乐呵呵地说:“这里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我没有理由不在这里‘安家’。”

这里有我们成长的阶梯

为让教师们成长为乡村中学名副其实的“名师”,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发动教师购买自己喜爱的图书,开学后凭发票到校报销,并用这些图书充实学校图书室。于是,《我的理想教育》《不做教书匠》等教师励志图书,就成了教师们的宝贵精神食粮;继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技巧武装了教师们的头脑。

每周一,孟黎都会在综合楼一楼大厅的展板上推荐一本教育教学著作,让教师们阅读。就这样,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童喜喜的《那些新教育的花儿》、何成刚等人编著的《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等书走进了教师们的视野。

学校每年都派出许多教师,远赴广州、厦门、重庆、新沂、青岛等地,观摩学习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全国名师的智慧课堂公开课。特别是那些在乡村学校里默默奉献的教师的事迹,撞击着教师们的心灵。教师们的眼界开阔了,见贤思齐的精气神高涨了。

年轻教师张美玲酷爱文学,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作品。于是,学校推荐她加入了临沂市作家协会。“翅膀硬了”后,她主动请缨,组织部分学生办起了校报、校刊及广播站,率先开展了新教育实验。学校因势利导,发动那些经过阅读、学习、观摩,有了一技之长的教师,组织学生组建了数学社、文学社、刺绣社等36个社团。就这样,新教育实验遍地开花。

中年教师张仁锴自告奋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智慧课堂”新课改。半年后,其所教数学课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3项指标比同年级其他班分别高出了11分、20%、3倍;他自己也迅速成为小有名气的教师。2018年6月,全校组建了20个“智慧课堂班”和12个“小组合作学习班”。孟黎带领教师们大胆创新,探索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课堂“336教学策略”,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智慧课堂名师”。对此,张仁锴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有我们成长的阶梯,我会在这里工作一辈子。”

这里给我们职业幸福感

教师们成长起来了,很多教师在省、市、区级的公开课、讲课比赛中获得了荣誉,还有多位教师外出作典型经验报告。学校利用一切机会,促使教师们走出校园,到外地展示、交流,与外地教师携手共进。

就这样,张仁锴应邀走进了江苏省盐城一中,上了一堂精彩的智慧课堂数学课;刘京超、王京美两位教师应邀赴昌乐,在全国翻转课堂公开课上一展风采;高德峰、杨晓欢两位教师赴泰安送教,赢得了当地师生的好评。 “你们是从乡村中学走出来的‘名师’,你们是最棒的。”听到外校教师大加赞美时,他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光荣和自豪。

学校已连续两年,每月从各年级、处室推举“最美教师”,年终将这些乡村教师的事迹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通过网络投票等环节评选年度“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为扎根乡村学校的教师喝彩,甚至连在国外的华人华侨都参与了活动。远在沙特阿拉伯工作的李恒,在学校公众号上给他当年的班主任刘夫如投了一票,还指着刘夫如的照片和事迹向外国同事介绍。“老外”们也被这些中国乡村教师的事迹感动了,纷纷为临沂新桥中学的乡村教师点赞。颁奖典礼上,教师们手捧鲜花,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幸福,受到社会的尊敬。

去年11月29日退休的教师王法兰上完最后一节课,泪流满面地握着刘夫如的手说:“这里给我们职业幸福感,我真的不愿放下手中的教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