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担负起培育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 学校中的气象站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 临邑县宿安中心小学 孙守华 何俊花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由部分学生(4~6名最佳)协调合作,使原来独立学习的学生个体,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其合作意识、交往技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提倡的合作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技能,而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需要,作为课堂的“点缀”出现。所以,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小组学习的教学目标,要设置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要强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合作”。笔者曾在某校六年级学生中做过关于合作学习的调查,发现85%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合作时表示“老师要我们合作,老师要我们讨论,老师要我们说”。这一现象说明,部分教师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时,教师的主体作用明显,而学生的自主性未能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合理设置教学分组,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基础有差别、习惯有差异,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达成的效果要求,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如:可以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教材安排的讨论题、课后习题检查等任务,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通过开放性交流合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却始终一知半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鼓励他们发表观点、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注重小组合作时机,要体现角色的转换性。当学生无法单独完成学习目标,或学生意见不统一、观点有分歧时,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完成任务目标。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此时,教师应将有争论的疑点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这时,教师应发挥主体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进入小组合作模式后,则成为合作交流、良性互动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作为辅助,负责为小组合作学习点拨、指明方向。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提出的合理见解,要多说“再试试、做得很好、你真棒”等鼓励性语言。通过这些鼓励性语言,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有了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内心渴望。

发挥合作评价机制,要体现思维的评判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对问题解答争议的探讨。这是学生不同解题思路、方法的碰撞,有益于他们形成多元解题思维。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对学生在解题中的不同见解给予认可或点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向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恰当的评判,及时调控小组并对个别学生给予鼓励。在合作评价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概括别人发言的要点,经过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