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亟待开发的语文阅读资源——手机短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人交际的一种新兴方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等特点,包含丰富的语文价值,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资源。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下面以作文教学为例,谈一下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一、阅读短信,提高赏析能力。赏析是阅读与思考分析结合的过程,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手机短信不但言简意赅,而且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节日问候、新闻资讯、休闲娱乐、健康知识、旅游指南、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因此,手机短信的应用,可先从指导学生阅读开始,通过赏析,找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吸纳其中的精彩之处。如春节祝福短信:“马年到了,祝你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彩生活,八面威风,九九同心,十全十美。”这则短信一是在修辞上用了排比的手法。二是数词活用,将数字排列为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三是感情真挚,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节气息,又感受到真挚的祝福之情。学生虽然年龄小,还不能分析得全面和透彻,但在思考、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积累短信,丰富作文素材。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文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因此,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一些内容健康、有创意的手机短信积累起来,既能丰富作文素材,又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作文,就是因为恰当地借用了手机短信而为文章添彩。如“朋友是雨中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雪中炭,有你胜严寒;朋友是被中棉,有你才温暖;朋友是菜中盐,有你才香甜”这则短信,就因巧妙地运用到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中而获得好评。
三、仿写短信,创编短信。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在一次次的模仿、创新和修改中实现的,因此,在赏析、积累的基础上仿写短信和创编短信,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是仿写。仿写就是参照短信样式,另写一则与之相仿的新短信,要求内容协调一致、句式统一、修辞相同、字数大致相等。如“祝朋友鼠年里有‘鼠’不尽的快乐,‘鼠’不尽的收获,‘鼠’不尽的钞票,‘鼠’不尽的笑容,‘鼠’不尽的幸福,‘鼠’不尽的美满生活”这则短信,借“鼠”与“数”谐音,表达了在鼠年里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为此,可引导学生在“猪”年里,利用“猪”和“祝”的谐音,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由表达。如“春节‘猪’报平安,‘猪’你事业有成,做事成‘猪’在胸,‘猪’福永远”。
二是创编。就是指导学生依据短信的特点,自选主题,自由表达,要求除了符合短信的基本特点以外,还要体现个性和创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手机短信也一样。因此,在开发应用时要趋利避害。对于那些内容不健康、语言低俗的短信,要坚决摒弃;对于那些不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和学生实际,但又具有一定价值的,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为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甄别短信及抵抗“精神污染”的能力。
总之,短信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突破学生狭小的生活圈子,开辟作文教学的空间,解决无啥可写的问题。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就能很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