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涵养生命绿色 润泽葱郁人生 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诵中华经典 建书香校园 在阅读中学会悦纳和爱 告读者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涵养生命绿色 润泽葱郁人生

——“生物教学中培育生命品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简评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文军

(接上期)

四、实施绿色评价体系——增添动力

这项研究在学习评价体系上有了可贵的突破。新的理念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激励,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多地感受获得知识的愉悦,为其生物学学习增添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简单地说,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名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理念的核心是“育人”“促进人”,而不是“管人”“选拔人”;其“价值尺度”为提升人的地位,发展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培养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

相应的评价主张是:一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注重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不是检查和评比。二是伴随学习全过程,实现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不是完成某项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形成全面多样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物学发展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关注、综合考查。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每名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使得每名学生的发展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五是重视信息多源,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创造条件组织家长、教师、同学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丰富,评价结果更全面、更真实。

2.设计多彩作业,涌动生命灵性

生物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身边”。布置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作业,体现生物学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科技就在身边”。

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作业设计要想打动学生的心,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在社会实践中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是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布置课外作业题目。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最新信息,利用生物科技最新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问题。

五、绽放绿色生命成果——花开万朵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课题组通过绿色生命课程的开发、绿色生命课堂的打造,绿色生命活动的开展和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随生命和成就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绽放绿色生命成果。

1.悦纳自己,珍爱生命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生命教育,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生命教学培育生命品性,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能健全其人格,提高其心理素质。学生们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要珍惜生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地面对现实。

2.感恩他人,培养和善操守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的警句。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有一些人不懂得感恩了。一些学生,在家里,好吃的、好喝的他一人独享;同学聚会,想方设法把父母“打发”出去,不知感恩父母,等等。通过生命教学培育生命品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生们懂得了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所有为其付出过的人,要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3.关爱自然,感悟和谐之美

自然之美无处不在。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色彩、声音、运动等无不表现为一种自然美:植物不同的形态、色彩构成了自然的视觉美;清晨的不同鸟鸣和夏夜的蛙鸣虫叫组成了自然的听觉美;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展示了形体和力量相结合的运动美;“虎毒不食子”和“乌鸦反哺”展现了动物的行为美……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理应是自然之美的一分子。通过生命教学培育生命品性,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睛来感知自然美,认识、感受与理解生命美,提高了学生对生态现象和生态环境的审美判断,使学生在关爱自然中感悟其和谐之美。

4.服务社会,彰显生命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通过生命教学培育生命品性,学生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走出家庭的狭小圈子,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如:通过学习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明白了个体一旦脱离集体将无法生存,感悟团结互助的行为美。又如:通过学习蜂群的明确分工,觅食、保卫、清扫、育幼,明白了任劳任怨的重要性——人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活着,不能只讲个人的绝对自由,要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正如省课题鉴定专家所指出的:“该课题无论是定位还是为实现这种定位的研究措施,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借鉴价值。”这种从生命成长的视角切入,关注学生生命品性的改革,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超前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