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图片新闻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创新与实践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爱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决策与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创新与实践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许可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自2010年开始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探索实践,按照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地处孔孟之乡、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文化,与中国孔子研究院合作,开展高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教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中央决策部署,国家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发表了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办、国办相继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全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实紧迫需要

当今,经济社会正转轨变型、发生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交融更加频繁。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急需培养大批具有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大国工匠”

在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今天,要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高职院校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立德树人规律,把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与新时代君子人格有机融合,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创新之处

建设性地提出并践行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育人新理念

学院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资源,转化成培养新时代君子人格的育人资源。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规划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凸显“躬行”的现实属性和实践特征。形成新时代君子人格,培育有温度、有仁义、有操守、有技艺的现代职业人。

系统性地拓展育人新途径

学院充分发挥地处孔孟之乡、鲁班故里——儒家文化和工匠精神发源地的优势,探寻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和专业培养中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充分利用周边“三孔”“四孟”和鲁班故里的文物文化资源,将其与校园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发展传承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和工匠文化系列学习体验活动,让“东方圣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发挥育人功能。

创造性地构建“12345”育人模式

学院提出并践行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君子人格育人新理念,构建优秀传统文化“12345”育人新模式。即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德树人这“一条主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两个模块”,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课程学习、环境体验和行为实践“三个平台”,覆盖教室实训室、实习企业、校园公寓和网络空间“四个课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工程、专业文化职业规范育人工程、环境育人、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育人和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等“五大工程”。“一主线、二模块、三平台、四课堂、五工程”相互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方位、全过程,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实现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工程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工程。

一是编写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如《国学经典新解——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儒学经典新解——论语》《经典诗词新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简明读本》《跟着孔子去游学》《有节——儒家智慧》等,丰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体系;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推动项目化教学改革,确定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大一学生必修课,开设了20余门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举办“道德讲堂”300余次,覆盖全院学生;三是提升教师传统文化教学能力和素养,组织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学专家对传统文化授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选派教师到传统文化优质学科院校进修、培训,学习名校传统文化育人经验。

专业文化职业规范育人工程

结合“工匠精神”等传统文化内涵,深化校企合作,凝练专业文化,形成职业规范。编写《专业文化与职业规范》系列教材,将专业文化、职业规范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职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11大类专业文化职业规范育人品牌,培育学生严守规矩、艰苦卓绝的职业精神,树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职业理想,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练就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职业技能。

依托中德、中澳等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将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和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组建“孔子职业教育国际研究院”、晶科(中国)光伏科技产业学院等,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孔子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同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国际化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育人工程

把校园建设成传统文化“教科书”,建设“两基地一景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环境浸润育人作用。一是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教育基地,设立21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和“非遗”技艺馆,创新“非遗大师+现代学徒制”模式,打造“体验式”传统技艺学习传承平台。组织5万余名学生参观体验“非遗基地”,培育非遗技艺“大师学徒”103人。二是建设光伏发电、航空、航海科普基地与产业基地,形成工程工艺育人环境。三是建成“天工园”国家AAA级景区,景区结合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发展基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非遗保护、文化传承、教育教学、学生品德塑造的综合性平台。

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育人工程

一是举办诵读中华传统经典活动,让国学经典滋养学生心灵。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大赛和吟诵大会;二是举办“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先后吸引了3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院校负责人和留学生共200余人次参加,深化了中外青年学生友谊,为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平台;三是以“爱祖国”“敬父母”“亲师友”为主题,学院每年开展“清明祭英烈”“旱地划龙舟”“最爱母亲节”“我是理工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工程

一是开展志愿者行动。学院注册志愿者达1.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0%。二是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学院成立“济宁市理工慈善教育发展中心”,设立爱心助学基金。累计募集善款232万余元,已救助支出近60万元,将“慈心一日捐”活动作为学院的常态化工作。三是开展“少年工匠”炼成行动。学院定期开展技能大赛,奖励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学生,宣传展示“少年工匠”风采。2017年9月,学院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节目录播,学子们展现出的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名扬海内外。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的实践成果

育人

第三方机构跟踪调查显示,学院学生在专业对口率、优质就业率等方面领先国内同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职业忠诚度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学院学生在近5年参加的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90项,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41项。学院2015年荣获节俭养德“齐鲁节约之星”荣誉称号,2015、2016年连续荣获“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7年被评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推广

2011年5月,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发展研究中心在学院召开“全国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推广学院传统文化育人经验成果。2013年11月,在由中国教育部、德国联邦教育科技部主办的中德职业教育质量高层研讨会上,学院作为中方代表作典型案例发言,获得中德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评价。2016年9月和2017年9月,学院两次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全球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向世界推广。学院作为“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全省推广高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2017年11月,学院受邀在中国(北京)职业技能博览会上作题为“构建工匠文化‘四梁八柱’育人体系”的主旨发言,并荣获“工匠文化体系建设金奖”。2018年,学院的“高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创新与实践”课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示范引领

2016~2017年,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办的两届“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上,共有103所国内高职院校和35所“一带一路”国家职业院校来学院考察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案例做法。学院与65所海外院校开展文化交流合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