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让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 大国工匠刘云清荣归母校授“匠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别样的教师节纪念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开展“四课”大比武活动 一个也不放弃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一个也不放弃

——高密特殊教育学校呵护残障儿童成长特写

□ 通讯员 孙世杰 李元军

大课间,篮球架下,一群大大小小、高矮不齐的学生在跟着教师学投篮。

这样的情景在校园里是很寻常的,但是在高密市特殊教育学校却让人动容,因为这些学生是残障儿童。

“有的学生学会投球了。这是了不起的进步!”该校校长祝继叙说,“像系鞋带这样的简单动作,残障儿童要经过上百次训练才能学会。但是,我们一个也不放弃。每当学生有了一点儿进步,我们都大声喝彩,并感到光荣。”

高密特校建于1986年,是一所公办学校,担负着当地残障儿童教育、康复等职能。学校积极探索康教融合、分类教学,保障残障儿童快乐成长,进而让他们融入社会、就业成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市政府启动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投入1100万元,新建了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教学楼,教室配上触控一体机,还装备了康复训练室、家政室、唱游教室等特种教室,改善了办学条件。”祝继叙说。

针对场所不足问题,高密市投入1200多万元,扩大校园面积12亩,建成高标准的塑胶操场,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好的活动环境。

与普通中小学相比,这里有太多的“不一样”和“想不到”。80多名学生分成9个班级,每班有6到8名学生,班里最大的19岁,最小的才7岁。他们有的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有的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有的是脑瘫患者,有的学生走出教室后就回不去了。

“不同的学生需要不一样的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成立了启喑班、培智班。”副校长王彦珍说。

学校不仅开设了简单的基础课程,还开设了生活、康复训练、语言训练、美育、体育等课程。对有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开设了烙画、扑灰年画、面食、烘焙等特色课程,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学生的智力或听力有障碍,在认知、学习和表达方面有缺陷。为此,我们自主探索出一些方法。比如,‘一日一句法’,让学生每天学说一句话,包括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电话号码、礼貌用语等,掌握基本的生活用语。还有‘信心暗示法’‘音乐启蒙法’等,都很实用。”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有丰富特教经验的校党支部副书记刘玉蓉说。

有一名患自闭症的学生去年寒假走失了,流落到外地。因为他会写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后来被一位好心的客车司机“捡”了回来,回到家中。

记者走进三年级培智班的课堂,只见教师正指着一幅画,教学生认读。这幅画上有一棵树。一个男孩突然跑到窗户边,用手指着窗外的柳树。老师一边表扬他“真聪明”,一边过去把男孩拉回座位上。可刚一转身,男孩又跑了。后面的4个孩子,有的呆呆地看着触控屏,有的趴在桌子上。

“这些孩子有的是多动症患者,上课时坐不住;有的是自闭症患者,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启喑班的学生稍微好一些,但老师必须口语和手语并用,让他们看清口形。”王彦珍说。

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是自闭症患者,一进教室就脱鞋、乱跑。班主任杜云玲从教她们穿鞋做起,培养其生活习惯。一天放学时,姐姐突然背诵了一句诗“春眠不觉晓”。她的妈妈又惊又喜,搂着孩子哭了,并且说“孩子能开口背诗了”。

“管理学生,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晚上有27个住宿生,教师指导他们洗刷,非常费劲。比如,有的学生上完厕所后忘了提裤子。”祝继叙说。

五年级有名学生是脑瘫患者,经常在地上趴着,口涎、鼻涕不断线。班主任高丙兰每天准备好几条毛巾,不断给他擦拭,并哄他坐起来,教他唱儿歌、做游戏。这名学生慢慢学会了讲卫生,学会了洗手帕,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更让他的妈妈高兴的是,他能写几十个字了。

听障班的学生绝大多数不会说话,有的完全丧失听力,但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几乎每人都有特长。他们做的烙画、剪纸等工艺品被装裱起来,挂在走廊里。人们看到后很难相信这些艺术品出自残障儿童之手。

“为更好地呵护学生成长,我们建立了全员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采取‘一生一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刘玉蓉告诉记者。

针对一些因残障严重而无法来上学的儿童,特校安排教师“送教上门”。有一名农村儿童患有自闭症,教师乘车10多公里赶到他的家,但是家长不让进门。教师只好耐心地劝说家长,然后才慢慢接触孩子,用手势与孩子交流,指导孩子观察、动手做动作。坚持两年后,这个孩子有了很明显的转变,生活能自理了,得以进入特校学习。

一名家长给高密市教体局领导写了一封信,记者摘录了其中一段:“我怀着满满的感激之情给您写信,请您代我向特校的老师们道一声‘谢谢’。在这所充满爱的学校里,孩子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特校的包容和关爱让我的家庭重新有了信心和希望。”

“越是弱势学生,更要有好教师来引导。”祝继叙认为,特殊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

据介绍,高密特校有41名教师。其中,19人获得市县级以上“优秀辅导员”“教学能手”称号,1人被教育部、中国残联授予“特教园丁奖”。学校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起了教师的积极性。近3年,学校又引进了5名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师资力量,增添了活力。

“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发展。通过创建多元化培训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全科教学水平,突出开发课程、启蒙实验、康复训练、技能培养、延伸服务、家校共育6个重点,创办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让残障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谈到学校的发展,祝继叙已经有了明晰的“未来规划图”。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