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资源整合 德育更佳 运用“组合拳”,推动区域书法教育均衡发展 图片新闻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校外文明习惯 “揭”出来的优秀教师 论公安院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途径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学创新】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校外文明习惯

□ 滕州市东沙河镇六合学校 高燕

微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少、针对性强等特点,符合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对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校内外表现不同的问题,以“校外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开发了“文明伴我行”微课程。同时,辅之以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微课程的开发

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以德育目标为指导,以孝敬父母、人际交往、公共秩序、交通安全、低碳环保等为主要内容,按照“认识——实践——反思”的模式,每节课都分为“情境回放”“知识链接”“道德模范”“文明行为指南”以及“收获与反思”5个栏目。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知识链接”栏目,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道德模范”栏目,使学生受到正面教育;通过“文明行为指南”栏目,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收获与反思”栏目,评价自身行为,达到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和习惯的目的,让学生受益终身。

我们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PPT短片。在内容上,选择一件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有关的小事,如闯红灯、践踏公园草坪、放学后聚集玩耍等话题切入,引领学生分析原因,剖析实质,寻找对策。

微课程的实施

课程进度安排。教材与短片开发好后,我们利用两周的晨会时间完成微课程一个小主题的学习。即第一周的周二、周三教学微课程教材,周四、周五观看微课程短片;第二周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结合实际谈感想、说体会,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节假日实践。一是周末实践。即根据微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周末按照“讲—行—评”的步骤实践。“讲”就是对家人或朋友讲一讲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后的收获,说一说自己以后如何做,听一听大家的建议和要求;“行”就是按照微课程“文明行为指南”栏目的要求,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按照要求去做;“评”就是对自己当天的行为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记录下来。二是假日考查。节假日时间较长,是考查学生校外文明习惯的好时机,可以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校外文明之星”评选。为科学评价“文明伴我行”的实施效果,我们以“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校外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即由各小组组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考核小组,计算出每名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评出前五名学生为“校外文明之星”,在校园网上进行宣传,以此营造讲文明、懂礼仪的氛围,促进学生校外文明习惯的养成。

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学期微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看到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文明顾客》一课为例,学完微课程后,学生作出了如下反馈:“以前购物时,我几乎没有使用过礼貌用语,认为服务员为顾客服务是应该的。现在,我明确了礼貌待人的意义,以后要对服务员表示感谢。”“以前赶集时,我对瓜果随意品尝。学习了微课程后,我知道这种做法很不文明,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实践证明,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在知与行的交融中打下文明习惯的坚实基础,使学生做到校内外一致。我们相信,等学生走出校门后,必定会成为具有良好公德与修养的现代公民。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