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我省实施十项重点任务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德州让教干教师队伍“强”起来 聊城城区初中“民改公”惠泽民生 我省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全省近60万高考生参加听力考试 省招考院举行高考模拟志愿填报说明会 图片新闻 新闻资讯 山东8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6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58.2亿元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聊城城区初中“民改公”惠泽民生

□ 记者 魏学成 管恩武 廉德忠 苏清华

“聊城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多年了。大家都想着要进步、要变化。这不,现在终于改变了。”在聊城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当地群众表达的对聊城城区初中“民改公”的获得感。“孩子可以省两年的学费约2万元,还可以继续享受文轩中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教育资源。这是看得见的实惠。”聊城市文轩中学初二学生张书源的妈妈贾庆荣谈及该校“民改公”的变化时非常高兴。

有数据为证:在聊城市2019年7月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较2018年同期上升了9.42个百分点;10月持续上升0.87个百分点,达到90.02分,教体局排名由倒数后几位一跃步入先进行列。据悉,该市改制完成后,政府购买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人民群众,学生就近入学,促进了教育公平。仅学费一项,市、区财政每年支出多达1.8亿余元,惠及22300多个家庭。

比例“倒挂”,造成教育生态不均衡

“与学校是否公立相比,作为家长,我们更关心的是学校各方面的环境是否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宁可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更好的民办学校读书。”文轩中学一名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正是这样的认识直接导致了2018年招生季聊城市部分学生家长的集体上访事件。记者了解到,事情缘起于当年聊城市为落实国家“小升初”政策,决定初中学校一律就近入学,民办初中报考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随机派位招生。部分学生家长不理解,几次联合到省、市相关部门上访,引发了负面舆情。

何以如此?据聊城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朱宏锐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办学机制灵活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聊城市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到2018年,城区46所初中学校中民办初中达15所,占三分之一多一点。但初中在校生人数则出现了严重“倒挂”:城区初中学生共5万余人,有3.2万人在民办初中,城区初中公办、民办在校生比例为4:6。

以文轩中学为例,该校是1996年由聊城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举办的一所三年制民办初中,最初招生规模为每年级6个班,共18个班。到2018年发展为3个校区、16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9104人。

朱宏锐说,由于民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并且采取选拔性考试招生,很多学生家长宁可每年花近1万元的学费,甚至送孩子到“小升初”培训班进行“冲刺”,也要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公办初中的优质生源和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陷入恶性循环。对此状况,城区居民很不满意,以致该市义务教育的满意度测评成绩逐年下滑。

聊城市分管领导介绍说,公办、民办初中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教育生态的不平衡,影响了聊城市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倒挂”现象,2019年初,聊城市作出将城区部分民办初中改制为公办性质学校的决策,“民改公”改革正式推开。

未雨绸缪,推进改制跨过“敏感点”

改制伊始,各种担心和忧虑随之而来:有些人担心办学体制和机制受到冲击,影响正常办学秩序;有些人觉得增加了政府负担,改不好反而会降低教育质量。针对不同层面的担忧,聊城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确定将文轩中学、东昌中学、文苑中学等3所学校的8个校区作为首批“民改公”学校。

为确保改制工作平稳推进,聊城市出台了《关于促进聊城市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成立了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从2019年4月27日首次改制领导小组会议始,先后召开各种会议10余次,未雨绸缪,制定了多套方案,优中选优。针对改制学校教职工的各种疑虑,领导小组多次到学校调研、商讨,确定坚持“四个基本不变”:学校管理层基本不变,现有学校领导班子至2021年7月底前保持稳定;教师队伍基本不变,为广大教师吃上“定心丸”;学校运行机制基本不变,实行原有绩效考核和管理办法;招生规模基本不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让更多学生享受国家优质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富有“温度”的举措,充分照顾到学校、教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效化解了敏感问题,保证了改制期间的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为防止出现新的 “敏感点”,影响各项举措的安全落地,聊城市严肃政治、组织、财经和工作等“四个纪律”,相关部门、学校做到严守纪律、尽职尽责。对改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有效防范各种风险:防范法律风险,聘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改制,确保了各项举措于法有据;防范舆情风险,强化舆论引导,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和风险研判工作;防范稳定风险,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防范廉洁风险,严格清产核资、资金划转工作,杜绝徇私舞弊行为。正是对改革易发“敏感点”进行了预判和解决,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改而不乱”、平稳运行。

2019年秋季,3所改制学校的8个校区划归属地教育部门管理,城区公办初中学校全部实现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各方叫好,“聊城样板”持续发力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聊城市“民改公”真正惠泽民生,赢得了各方叫好。

“学校有了好生源,教师的精神状态比原来好了很多,能够专心抓管理、抓教学了!”聊城市实验学校副校长许广民深有感触地说。该校初一年级主任夏国婧介绍,原来,她所在学校的教师就是“救火员”,每堂课至少得花10分钟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处理学生的各种矛盾纠纷。记者了解到,改制前,2/3的优质生源进入了民办学校,公办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教师没有自信。现在实行划片招生,城区公办、民办初中在校生人数比例调整到8:2,优质教育生源进入公办初中,改善了教育生态,教师的工作热情被重新点燃。

“最主要的一点是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变,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轩中学校长蔺怀银对此连声称好。“政策落地后,我心里很踏实,干得更带劲儿了。”该校教师郝玉霞说,“踏实”源自改革对教师释放出的各项“红利”。首先是身份的变化,在职教师全部转为聘任合同制,工作性质比原来更加稳定。其次,工资待遇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将教职工的企业保险转为事业保险,退休后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这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和职工来说是一大惊喜。“学校管理制度不变,干得好就能得到认可。”郝玉霞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改制后,学校教职工工资(含津贴、补贴等)、校舍租赁费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全部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2019年,新增财政投入1.42亿元。其中,教师工资1.32亿元,校舍租赁费1007万元。文苑中学教师每人每月平均比原来多领1000多元。

文轩中学初一(1)班学生王一如的妈妈列举了学校改制为群众带来的好处:消除了入学焦虑,孩子上学更安全了,学费、房租省了,孩子有更多时间休息了,班额缩小了,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了,从心理上觉得更公平了。但是,她对此也有自己的期待:“希望政府继续保持文轩中学在聊城的教育品牌,按教育规律办学。”针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聊城市应声而动。“现在,城区初中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教育为补充的新局面,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市还要规划新建或者购买校舍,解决原民办学校租赁办学场所问题;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规范,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借鉴民办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公办学校管理和绩效分配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教育教学活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